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资料.docVIP

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资料

中 国 古 代 史 考点模块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识记) 1、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会制造生产工具(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生活:使用天然火。 意义: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体质特征:还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北京人的进化过程,说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生产:打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生活:使用并保存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社会组织:过着群居生活——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共同劳动、分享,但不一定有血缘关系。 二、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特征(识记) 1、河姆渡氏族聚落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生产:1、使用磨制石器、骨器。(新石器时代) 2、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饲养猪、狗、牛等家禽。 4、制造黑陶。 生活:挖掘和使用水井,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干栏式建筑是几千年来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定居生活说明了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大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文化:制作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意义:河姆渡遗址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2、半坡氏族聚落 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 地点:今陕西西安半坡村。 生产:1、使用磨制石器。 2、用耒耜耕地,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饲养猪、狗等家禽,打猎捕鱼。 4、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 生活:住半地穴式房子,过定居生活。 文化:陶器上刻有符号,被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意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识记) 1、炎帝 炎帝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发明陶器,开辟集市,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黄帝 相传黄帝造出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3、华夏族的形成 4000多年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黄双方在中原“阪泉之野”展开大战,黄帝取胜,最后双方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的主体。时至今日,海外华侨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传说 禅让制:在黄帝之后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制”(采用相对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 大禹治水: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理了洪水,化水害为水利,还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民生产,被称为“大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说明实践出真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以身作则)。 考点模块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识记) 时间: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大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立夏朝。 划区:禹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建制:筑城堡,建军队,制刑法,设监狱,实行“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种转变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评价: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二、西周的分封制(识记) 古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目的:拱卫周王室,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方法:“授民授疆土”(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亲戚、功臣等)。 权利:诸侯平时镇守疆土,管理受封当地的事务。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交纳供品,战时随天子出征。 推广:封地内的分封(诸侯在封地内也进行分封,这样,周朝最终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等级)。 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同时加强了与各诸侯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 三、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理解) 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变法的根本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出现、推广。 ②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③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如秦国的都江堰)。 2、生产关系的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