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古诗词教学与生健全人格培养
试论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1-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就是使之成玉。
翻开语文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尤其是选入了大量的古诗词,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深远的意义。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词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都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如何利用古诗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经验。
1 重视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古诗词独特的艺术特色,尤其是语言的精炼与含蓄,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凭添了许多困难。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之前,必须充分重视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预习。第一,查阅书籍或上网浏览,了解作者及相关时代背景。给学生明确: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相关背景,是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第二,借助诗文注释和工具书,尽可能的弄清字词句的意思。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告诉学生:不要看相关的翻译及赏析,因为这些资料会代替你的思考与感悟,甚至会禁锢你的头脑,让你失去了探究的欲望与自我发现的乐趣。第三,初步理解并试着回答预习和课后提出的有关问题,以此来初步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第四,标出或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学生经过预习,在查找资料,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对诗的情感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独立的探究和思考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其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2 课堂指导诵读,引导品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进行烦琐的分析,应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1 引导读。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要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文学的兴趣。
2.2 指导学生在读中领悟诗文的意境,体会情感。古人写诗“贵在含蓄”“意在言外”。我们学诗,从读入手,把“悟”贯穿全过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含蓄之美,言外之意。这里,我想重点说说联想和想象在读诗过程中的作用。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从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如此生机盎然的景象,如此浓厚的生活情趣,单就字面的理解是不够的。可以通过听录音、看插图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诗中各种景物,所组成的画面:村庄的周围,青草茵茵,黄莺飞舞,河堤两岸的杨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在这诱人的春景中,悠闲的放起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不知不觉中,诗中的画面之美、意境之美,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如此优美的乡村春景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让全体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闭上眼睛,一起朗诵全文,学生早被诗中的美景所陶醉了。
感悟情景,除了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画面之美、情感之美,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诗人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词句呢?大自然、现实社会在这里充当了什么“角色”呢?作者的心态人格在其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明白:是大自然、现实中的某种现象触动了诗人的情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有了“海”,才有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感受;没有“古道西风瘦马”的触动,就难以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绝唱;没有“长烟落日”、“浊酒一杯”、“羌管悠悠”为伴,范仲淹也不会发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慨叹。可以说:是大自然、现实生活滋养了诗人的情感,触动了其心弦,才有了那一首首好诗。
然而,仅有大自然就可以写出好诗吗?显然不是。老师有必要更近一步引导:诗人的主观情怀,尤其是健康的人格、豁达的胸襟在诗歌创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杜甫心怀天下,登临泰山时,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而陆游忠心报国,当“夜阑卧听风吹雨”时,才会“铁马冰河入梦来”;龚自珍即使辞官还乡,也不忘报效国家,才会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声;李白正是有着远大的抱负,当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