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是 (朝代)的 (人名)编辑的。 2.本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他具有 的英雄气概。文中的“先王”是指 ,“布衣”是指 ,是 的修辞手法;“寡人”是 。秦王的换地要求看似好意,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而唐雎的不答应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唐睢(  ) (2)怫然(   ) (3)休祲(   )(4)缟素(  ) (5)徒跣(  ) (6)色挠(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 ) 2.唐雎不辱使命。 ( )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 ) 4.长跪而谢之。 ( ) 5。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6.岂直五百里哉。 ( ) 7.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8.否,非若是也( )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请广于君 4.仓鹰击于殿上 5.休祲降于天 6.何至于此 五、下面几句中的“之”与“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于有(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肉食者谋之。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下面对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当唐雎说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挺剑而起”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这是秦王在生命危急关头采取的暂时退让的做法。这里也反映了秦王的狡诈。 B.秦王用自己“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话,表明自己不想吞并安陵的诚意。 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表明了秦王骄横狂妄,企图通过武力恫吓,迫使唐雎“易地”。 D.唐雌陈述“士之怒”的三个壮举,目的是暗示秦王,他要效法三壮士刺杀秦王。 E.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人物。 七、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 “不错意”( ) (1)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2)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 (1)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2)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 (1)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 (2)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 八、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于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投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卜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休祲降于天(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 才能灵活应付。清揣摩下列各积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 (2)与臣而将四矣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