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的诊断超声思路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lass Ⅳ: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双角子宫底部的凹陷明显,致使子宫两侧各有一角突出,所形成的短突伸入宫腔下段可达到子宫颈内口,子宫颈正常。 病例分析 患者姓名:崔亚飞  性别:女  年龄:25岁 检查所见: 子宫后位,大小约 89mm× 83mm× 58mm,宫底横径明显增宽,宫底部见凹陷,宫腔内见大小约 58mm× 34mm× 21mm的孕囊样无回声区,囊内可见胎芽,CRL长约 17mm,可见原始心管搏动。 右卵巢大小约 29 mm× 19 mm,左卵巢大小约 21 mm× 12 mm。 检查结论: 1.早孕。 2.子宫形态异常可能,双角子宫? 随访。 class Ⅴ: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纵隔子宫因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在宫腔内形成中隔。从子宫底至宫颈内口将宫腔完全隔为两部分为完全中隔,仅部分隔开为不全中隔。子宫外观正常,腔内遗留中隔,将子宫体分为两个腔。 病例分析 患者姓名:龙凤玲  性别:女  年龄:14岁 检查所见: 左侧子宫大小约88 ×35× 32mm,右侧子宫大小约 89× 32 × 36 mm,见两团内膜回声,右侧厚约16mm、左侧厚约18mm,宫颈长 31 mm。左右两个子宫中间见分隔,宽约12mm。 右侧卵巢大小约 26 × 19 mm。 左侧卵巢未满意探及。 检查结论: 1.子宫先天性异常,完全纵隔子宫?双子宫? 2.宫内膜增厚。 随访 子宫畸形的诊断超声思路 主讲人:超声科 邱敏 什么是子宫畸形? 美国生殖协会于1988年将子宫畸形分为以下7种主要类型: class Ⅰ:子宫发育不良/不发育(uterus hypoplasia/agenesis) 无子宫 始基子宫: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子宫很小多无宫腔,或虽有宫腔而无内膜生长,无月经来潮 幼稚子宫: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宫颈较长,宫体较小,痛经、经少、闭经或不孕 class Ⅱ: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Ⅲ:双子宫(didelphys uterus) class Ⅳ: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class Ⅴ: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class Ⅵ:弓形子宫(arcuate uterus) class Ⅶ: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子宫畸形(图片): 子宫畸形(图片): class Ⅰ:子宫发育不良/不发育(uterus hypoplasia/agenesis)无子宫 1.先天性无子宫(congenital absence of uterus) 副中肾管完全未发育,双则输卵管、子宫体、子宫颈和阴道同时缺如。副中肾管不完全发育,可无子宫体,但有子宫颈及阴道的存在;无子宫颈,往往与无子宫、无阴道同时存在。 2.始基子宫(primordial uterus)和幼稚子宫(infantile uterus) 始基子宫又称为 痕迹子宫,系因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常合并无阴道。子宫 极小,无宫腔。 3.幼稚子宫,系因副中肾管会合后短时期内即停止发育,子宫较正常小,极度 前屈或后屈。宫颈呈圆锥形,相对较长,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 病例分析 患者姓名:俞佳  性别:女  年龄:19岁 检查所见: 膀胱后方似见一子宫样回声,大小约56mm×23×12mm,难辨宫体宫颈结构,宫内膜显示不清,加彩后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右侧卵巢大小约 2mm× 19mm,左卵巢未满意探及。 检查结论: 膀胱后方子宫样回声,始基子宫? 随访。 class Ⅱ: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 单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和残角子宫(rudimentary horn uterus) 单角子宫是由单侧副中肾管所发育形成,而对侧的副中肾管则未发生或未发育,未发育侧的卵巢、输卵管、肾同时缺如。如果一侧副中肾管发育良好,而对侧副中肾管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停滞等异常情况,则形成不同程度的残角子宫,多数仅通过纤维条束与对侧的单角子宫联接。 单角子宫可分为分类: 1.单纯性单角子宫 2.单角子宫合并残角: 1.残角有宫腔 2.残角无宫腔,残角有宫腔有分为:(1、相同;2、不相同) 病例分析 患者姓名:文芳  性别:女  年龄:33岁 检查所见: 子宫前位,大小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