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白诗意撼古今 千里江陵入画来.doc
太白诗意撼古今 千里江陵入画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一种雄奇让人梦寐以求,有一种壮美让人百寻不得,但当这幅4.4米×1.8米的鸿篇巨制徐徐展现在你眼前的时候,或许你会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慨叹:“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了,千百年来人们读它,背它,感受着它,想象着它……而《早发白帝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好像就是久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图画,随着诗仙的千古绝唱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蔚为壮观……此时的长江三峡即是自然的造化,更是艺术的奇迹,你的心会随着画家的尽情描绘而彻底舒展,尽情沉醉……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2001年6月,两位年过古稀的山水画大家秦岭云、姚治华怀着对母亲河的深深挚爱,开始合作这幅《早发白帝城》,但画了一半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暂时搁笔。十年之后,姚治华先生的学生郑碎孟运笔补景将这幅巨画完成。姚先生在画中题记上称自己的爱徒是“游三峡七百多次,十年住在邮轮上的‘画三峡专家’”。2000年,郑碎孟登上维多利亚公司的豪华游轮,成为住船画家。游轮长100多米,宽20多米,上下五层,以接待美国游客为主。除了非典期间和每年春节,碎孟几乎十年如一日,在游轮上壮游长江。多少个和风骀荡的春日,多少个阳光璀璨的夏午,多少个落叶缤纷的秋晚,多少个雪花飘舞的冬夜……碎孟都静静地极目远眺两岸风光,为母亲河的美所深深陶醉,并深感这种美取之不尽,画之不竭。碎孟“搜尽奇峰打草稿”,阅遍万水绘蓝图,忘我地投入到那一片片无穷无尽的大山水之中……碎孟同笔者讲:“那时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抛到九霄云外,心里头一点杂念都没有,想的就是怎么把长江画好,怎么把三峡画美。”
碎孟虽年近半百,但人长得颀长精干,玉树临风,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多岁,而且谈笑间像孩子般纯净。他带有浓浓温州乡音的普通话,使笔者听起来颇有些费劲,但一谈起艺术来,谈起三峡创作来就流畅自然了许多:“两位老师画了《早发白帝城》前山近水,我画了后山远水,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的碰撞,笔墨的韵味,老师们画得雄伟壮丽,大开大合。我就要画出远山如黛,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们画前景浓墨重彩,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碎孟画远景淡渲轻染,又让人感觉如梦似幻,对此山此水留恋无限。墨分五色其变化精妙而细致入微,碎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在画面上碎孟用了大片大片的花青色,使得画面显得幽深而清爽。又用赭石色点缀的小船和村居,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宋代大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一书中,提出三远法即“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而碎孟补画这幅巨作的时候,正是严格遵守了“三远法”,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景,打破了一般绘画以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碎孟早年曾下苦功研习过西方油画,深得其妙,并运用其国画创作中,使其作品赋予光影透视的美感,意境也更加朦胧缥缈……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25岁时,辞亲去国,仗剑远游。但其对巴蜀故乡依旧深情满怀。而故乡的山山水水也一样让碎孟魂牵梦绕。1966年,碎孟出生在浙江温州乐清??心屋。当时正值“文革”,打到孔孟之风正盛,碎孟也被父母起了这么一个颇具时代特色但是又很特别的名字。碎孟的故乡背倚中雁荡山,南邻瓯江,青山秀水,如诗如画。而碎孟的祖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书画匠,乡亲们婚丧嫁娶需要写写画画的时候,就会首先想到老人家。而除了祖父外,碎孟家中的长辈和兄长皆善丹青。小碎孟耳濡目染,勤学苦练,一门心思琢磨着把家乡的山山水水画好。为了画好画,写好字,小碎孟经常废寝忘食,他甚至觉得一天不挥毫泼墨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堂兄郑中才年长碎孟18岁,画技非凡,日后成为著名的人物画家,他经常手把手地教碎孟如何作画。碎孟天资聪颖,常常能学一知二,举一反三。随着年龄的增长,碎孟画艺精进,非常系统地学习了国画专业。1994年,碎孟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大师姚治华的研究生,在恩师的亲自指导下,他的画艺更有了质的飞跃。而让碎孟感觉收获最大的就是陪同姚老师三上黄山,每次都长达一个月之久。在碎孟眼里,黄山四绝中怪石是体魄,温泉是风姿,云海是情怀,奇松是灵魂,要想表现黄山之美,这四大要素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老师指点迷津,碎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日后,碎孟又三上黄山,摸索出一套描绘大山水的方法,为其进行三峡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其《早发白帝城》一样脍炙人口。而“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