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doc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际,都是一次全民狂欢节。从公布之前博彩公司的下注、专家与媒体的预测,到公布之后各路书评人与获奖人的“装熟”、一二三四五地分析为什么是这个作家获奖,顺便为那些“陪跑”的作家表达下悲情……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这个模式之所以能够数十年来颠扑不破,主要归咎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难猜”,毕竟文无第一,何况一千个读者又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并非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没有共同特征,时下正流行“大数据”,我们倒是可以借助它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归纳起来,既可方便来年我们做预测,也可为有志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提供参考。   小八卦   首先,这不是一句玩笑话――你得好好活着。   诺贝尔的遗嘱倒没有明确指出不颁给已故的人,但从1974年起,诺贝尔奖基金会修改了章程,规定诺贝尔奖不能颁发给已经去世的人,除非获奖人是在奖项已经宣布之后去世的。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文学奖共颁给112位获奖者,但只颁给一位已故作家――1931年,追授给已经去世半年的瑞典诗人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一个颇令人遗憾的消息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本来是准备颁发给沈从文的,但在结果公布前沈老便去世了,最后与奖项无缘。   可假设你还太年轻,那你获奖的概率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近二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在65-70岁之间,尤其是2007年的多丽丝?莱辛、2011年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与2013年的艾丽斯?芒罗,获奖时都已经是过八十岁的高龄了(多丽丝?莱辛获奖时年纪最大,已经88岁)。当然,也有很偶然的例外,1907年英国小说家拉迪亚德?吉卜林获奖时只有42岁,1957年加缪获奖时也才只有44岁,但这都是半世纪前的事了。以近些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年龄的趋势,不到六十岁还是不要对这个奖项抱太大期望。   年龄之外,男作家的获奖概率要比女作家高出许多。112位获奖者中,女性作家只有14位,“阳盛阴衰”得有些严重。不过2000年以来,就先后有5位女作家获得了奖项(2004、2007、2009、2013、2015),虽然数量还是比不上男作家,至少在比例上不那么悬殊。   此外,用什么语言写作也颇为关键。想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前提条件是你的作品要有人提名。如果你不是瑞典人,你的作品想让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评委读到,那就意味着必须有人翻译你的作品。这时,翻译得好坏,很可能会直接影响评委会对你的作品的认知与评价。根据初步统计,112位获奖者中用英语写作的人最多,为27人;法语14人、德语13人,并驾齐驱;西班牙语和瑞典语随后,前者11人,后者7人;其余语言获奖人数都在10人以下,用中文、日语和希腊语写作的分别为2人。这么一看,中国作家想再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还真是不容易。   评奖标准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外在因素,现在咱得开始关注“内在”了。文学奖嘛,最根本还得看作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公认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自然地,它也理应颁给最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品。   但数据再一次震惊了我们。各主要语种公认的“最好”作家,都没有获奖:英语里的乔伊斯、法语里的普鲁斯特、西班牙语里的博尔赫斯、德语里的卡夫卡或里尔克、俄语里的托尔斯泰、汉语里的鲁迅,以及希腊语里的卡瓦菲斯甚至瑞典语里的斯特林堡。   这下我们不得不祭出诺贝尔文学奖关于“最好”的标准了。诺贝尔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文学奖应颁发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显然,“理想主义倾向”是其中的关键词。   在起初的十年中,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对“理想主义”的狭隘理解,导致他们的道德趣味和审美习惯过于保守,因此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亨利?易卜生、左拉、哈代等公认的大师名落孙山。时人都猜测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应该颁给托尔斯泰,结果不是,面对巨大的争议之声,次年评委会公开发表了一份“答辩词”,其中写道:托尔斯泰“否定了一切形式的文明”,赞美了“原始的生活方式”,“提倡无政府主义思想”,“任意改写《圣经》”,“对于他那种罕见于一切文明样式的狭隘和敌意,我们觉得无法忍受”。――真是保守得可以。他们后来还说左拉创作中“没有灵魂,往往是粗鲁的冷漠”,说哈代“刻薄的宿命论”和“很少对上帝怀有尊敬”。   1920-1930年,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评委会也更多关注和平,美学趣味转向了“大众化”和“通俗性”。他们将诺贝尔遗嘱中的和平意愿理解为“首先要防止采取任何支持或反对的民族主义立场”,鉴于当时极少数作家能够超然于民族和国家利益之上,因此获奖者较多地集中在欧洲一些小国。获奖者虽政治立场中立,但创作成就也相对平庸。因此,这个时期虽选拔出了叶芝、托马斯?曼等名家,但也产生了很多不合格的获奖者,至今已寥落无闻。而瓦雷里、维多夫罗、普鲁斯特、乔伊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