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液反应处理

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质量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而引起。 护理:(1)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求采纳 谢谢楼主 (2)立即测生命体征,并且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至病情平稳 (3)对症处理,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防止致热物质进入体内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肺水肿常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量过多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流,减轻心脏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是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利尿剂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论扎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应慎重 3.静脉炎:常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期留置,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2)超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空气栓塞:常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则向上飘逸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检查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5)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绝对排净,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拔出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评论 | 2013-04-01 21:25热心网友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 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 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急性心衰: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 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药物方面因素 1.1 药物本身输液质量中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青霉素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而引起变态反应 1.2 运输储存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是瓶口松动等可能导致漏气、产生玻璃碎渣等而污染输液;含糖量高的输液,如储存条件不当则容易霉变,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1.3 热原累加 临床上合并用药很常见,由此产生的热原叠加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尤其是三联、四联用药。临床处方中,将4~6种小针剂同时加入到250ml或500ml的输液中混滴,其中热原便累加起来,可能超过人体的耐受量而发生热原反应。某医院某病区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甲硝唑0.5g,庆大霉素16万U静滴,连续有8例出现热原反应。经实验检查分析认为是,各合格注射剂中的内毒素累加超过了阈值,致发生热原反应。 1.4 微粒增加有些中药注射液及粉针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原因是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有些成分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有些生物碱、皂苷配伍后pH值改变可析出产生大量微粒。在输液操作中,多次穿刺橡胶塞、折断针剂等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