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术教学中的应用.docVIP

PBL 教学法在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BL 教学法在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术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术教学中的应用* A study of PB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practice of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ischemic stroke 李敬诚( 张莉莉 胡子成 1st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aping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PR China 【摘要】在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术的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师提出并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进一步通过参与手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术。 【关键词】PBL、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教学 【Abstract】In teaching of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of ischemic stroke, introducing the metho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guide students to form scientific clinical thinking. Through further participation in surgery,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PBL can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making students master the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of ischemic stroke. 【Key words】ischemic stroke,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teaching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急性颅内、颅外血管狭窄、闭塞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约占缺血性卒中的70%[1],在症状出现后3-6小时内及时、充分和持久地开通闭塞的血管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2] 。现临床用于急性脑梗塞颅内大血管开通的技术主要是药物溶栓,包括静脉溶栓及动脉溶栓,其中动脉内溶栓减少了溶栓药物的使用量,相应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减少;同时能在造影直视下了解血管再通、闭塞情况。两个大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PROACT Ⅰ、PROACTⅡ)证实其对治疗发病后6小时急性前循环闭塞的安全性、有效性较好[3-5]。因此,推广动脉内溶栓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PBL是以病人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讨的学习过程。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6]首先把PBL教学法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1983年Schmidt[7]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已有报道将PBL引入神经病学教学[8]、教学查房[9, 10]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将PBL教学法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的教学尚鲜有报道。为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在动脉内溶栓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我科自2008年5月将PBL应用于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进行动脉内溶栓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PBL的教学目的 1.1 熟悉脑血管造影手术器材、手术操作程序、动脉内溶栓方法。 掌握脑血管造影及动脉内溶栓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常用药物、治疗原则以及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通过培训学习,使学员能够规范的进行脑血管造影术及动脉内溶栓术。 PBL的实施 问题的设计 以缺血性卒中介入诊疗为主题,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下系列问题:1)颅内外主要血管及相应的供血区域;2)由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推断其影像学表现,并初步判断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病变程度;3)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常见诱因以及病理生理过程;4)缺血性卒中的诊疗原则、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5)动脉溶栓治疗的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