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的错误分析及简单对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便计算的错误分析及简单对策

合理的简便计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定义、定理、定律、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猜想 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猜想 72÷6-12÷6=(72-12)÷6 成立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猜想 思维定势限制了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25×12=25×(10+2)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猜想 凑整的“强刺激”改变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45+55-45+55=100-100=0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猜想 对简便运算定律的认知错误 导致简便的错用和滥用 125×88 =125×(8×11) =(125×8)×(125×11) 计算错误出现的学习心理分析 简单的对策 让负迁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度 处理好刺激的强弱关系 借助生活实践加强算理理解 让负迁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观察、对比形式结构 a×b+a×c与a÷b+a÷c a÷b+a÷c与a÷b+c÷b 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度 创设合理拆分数的成功体验 处理好刺激的强弱关系 曹培英老师曾对“强度律”作了这样的解释——强度律是指被感知的刺激物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这里说的强度具有相对的意义)。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相对强度在起作用,而这种相对强度大多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一些细节造成的。 加法结合律:强调几个数的凑整联系 乘法结合律:强调25和125的好朋友4和8 处理好刺激的强弱关系 引导学生将整体印象与细节观察相互补充 借助生活实践加强算理理解 加一个数时,多加的数一定要减掉,少加的数一定要继续加,减一个数时少减的数一定要继续减,多减的数要加回 。 借助生活实践加强算理理解 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 * 简单的对策 思维定势限制了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凑整的“强刺激”改变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对简便运算定律的认知错误导致简便的错用和滥用 120÷15+120÷10=120÷(15+10) 乘法分配律 a× (b+c)=a× b+a× c “除法分配律” “除以一个数就是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思维定势限制了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凑整的“强刺激”改变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对简便运算定律的认知错误导致简便的错用和滥用 25×12=25×4×3 25×52=25×4×13 学生常常用习惯的方法(乘法分配律)去解答 思维定势限制了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凑整的“强刺激”改变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对简便运算定律的认知错误导致简便的错用和滥用 45+87-26+39 27+73 254-54 25×4 125×8 对类似的数据形成了一种十分警觉的“条件反射” 。 思维定势限制了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凑整的“强刺激”改变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对简便运算定律的认知错误导致简便的错用和滥用 630÷42 =630÷7×6 564-197 =564-200-3 简单的对策 实例感受 26×7+26×3=26×(7+3) 72÷6-12÷6=(72-12)÷6 120÷15+120÷10≠120÷(15+10) 120÷15+120÷10≠120÷(15+10) 52×25 2、罗列不同拆分策略,不急于计算。 1、讨论拆分哪个数、怎么拆分 52×(20+5)、52×5×5、(50+2)×25、2×26×25、4×13×25 (20+32)×25 (51+1)×25 3、观察后取精华去糟粕 4、动手计算 ,体验不同策略的优势 。 缺少了对算式整体的分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数的特点上。 45+55-45+55=100-100=0;25×4÷25×4=100÷100=1 对比性作业 45+55-45+55和(45+55)-(45+55) 25×4÷25×4和(25×4)÷(25×4)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算式整体的计算顺序,而数的凑整刺激成了弱刺激,进而让学生能够在看到一道有陷阱的算式时多个“心眼” 。 拗口易混淆 弄巧成拙错误连连 564-197=567-200-3 564-197 结合付款经验中零钱不足的经验 乘法分配律 借助买成套衣服的生活经验 减法性质 结合“仓库取货”的模拟生活经验 产生的错误并不是“仔细”就能解决的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