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与个体化医学
1
目录
言 现状
传统医学与现代化医学
走进基因组医学时代
个体化医疗的未来
Page 2
现状
据报道,近年来在中国各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至 少有十九万二千人是死于药品不良反应(ADR),抗菌 素占药物不良发应的第一位。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 素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 之一。
美国每年因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十万多人 (两百万ADR)。
Page 3
目前世界各国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其 中的5%出现致残、致畸、致死、住院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
住院死亡人数中有3.6%-25%是吃药吃死的(药源性致死)
Page 4
无效用药和有害用药
药物治疗希望解决安全和有效两个前提。实际上, 很多人在有效性方面属于无效用药,或者疗效较 差; 而在用药安全性方面,屡屡出现各种不良 反应,不少为毒害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Page 5
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Page 6
抗菌素导致耳聋
据调查,一九九零年中国有聋哑儿童一百八十二 万多人,其中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药物中毒性耳 聋的患儿就有逾百万之众,且这种态势仍以每年 四万人的速度增长。药物性耳聋的遗传性非常明 显,有人祖孙三代竟有17人因抗菌素而致聋 , 然而他们仍然在重蹈覆辙。
Page 7
抗肿瘤药物不能杀死肿瘤
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策略。其中大多数患者在进行
手术切除肿瘤以后基本上要采用化疗。血液肿瘤则以
化疗为第一手段。 同样的肿瘤,同样的化疗方案,一部分人有效,
另外一些人无效,产生肿瘤耐药,有一部分人起初对 化疗敏感,治疗一段时期后产生肿瘤耐药。肿瘤没杀 死,而正常组织倒被摧跨了。
Page 8
抗菌素难以抵抗耐药菌
自从青霉素发明以来,人类征服细菌感染有了 强大的武器。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好景不长, 抗菌素耐药菌很快就产生了,而且不断扩展。现在, 人类虽然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抗菌素,细菌危害人类的 势头难以抑制。
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达60%-70%;肺炎链 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 现在几乎“刀枪不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Page 9
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毒和休克
某著名医院最近引发了一场医疗纠纷:一位患 有妇科肿瘤的病人在接受常规化疗时,突然死亡。经 过检查,确定为化疗药物敏感中毒导致死亡。这种药 物敏感中毒事情。
如果该医院能够在患者化疗前进行药物代谢检 查,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Page 10
未来的用药
文字内容
对症下药
对人下药
文字内容
以病为本
以人为本
Page 11
传统医学与现代化医学
传统 “病”
经验性处方药物
药A
药B
尝试
更换 药D
药C 再换
现在和将来 “人”
个性化处方药物
明确诊断
药A
准确用药
药B
药C
药D
千人一个标准:依据不同医师的经验而有 治疗差异,花费较多时间、金钱、治疗效 果不能确定
每人一个标准:依据分子检测结果采用针 对性治疗,节约大量时间、金钱,达到最 好治疗效果
Page 12
临床用药需考虑的因素
Page 13
个体化医疗的相关因素
药物的质量、纯度、产地、剂型、厂家
性别:男,女
年龄:成人,儿童
其他疾病:相互作用
其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基因表达
生理状态:怀孕?
饮食状况,生活环境
疾病分类:不同亚型
遗传因素; 基因多态性/基因转录/基因突变
Page 14
新的医学模式—个体化医学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
避免危险因素 ?疫苗 ?疗养
?重点在提前干预
?病人了解疾病并
参与用药选择
Preventive
预防
P1
P4
participatory
参与
Predictive ?疾病率—DNA 序列
?定期体检
预测
P2
P3
?根据个体的独特遗
Personalized
传变异, 选择合适药物
和合适的剂量,开发
个体化
针对独特遗传变异人
群的药物
Page 15
走进基因组医学时代
基因组医学是以人类基因组为基础的 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革命性结合,
将对整个21世纪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
重大经济效益
基因组医学的应用正逐步从根据疾病
症状作诊断和治疗迈向可以在疾病症
状出现前开展预测、诊断、治疗和预
防
Page 16
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出生缺陷和遗传病
肿瘤和癌症
心脏和心脑血管疾病
Page 17
基因与疾病
基因与人类的疾病密切相关.
遗传病、肿瘤、心脑血管多基因病、传
染病等除外伤以外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均和基因有密切关系;
基因病的认识逐渐统一。
Page 18
药物的遗传因素
基因转录组 mRNA, ncRNA, 定量,选择剪切,融合等;直接从基 因转录检测药物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具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