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反省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亲的反省书.doc

母亲的反省书   一年多来,一直在搜集史料,想做一个湖湘家族的课题。这个家族与我有关,具体言之,就是我的母系家族与父系家族。亦即在湖湘近代史上两大显望家族――善化贺氏家族与古磉州罗氏家族。当然有寻根问祖的个人情结在内,不过更重要的是,透过家族先人走过的足迹,我看到了近代湖湘精英群体书写的壮美历史诗篇,乃至看到了气吞山河的整个中国近代风雨的宏伟画卷。我想从发生学的角度,揣摩这部壮史的形成机理从而对今天历史的演进作些思考。家族,就是我切入课题的一个独特路径。拜访了许多知名学者,谈了设想,几乎是一致的肯定与鼓励。如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说,对于近代湖湘英杰书写的业绩,人们大都是如数家珍,至于这个群体怎样形成,怎样创造业绩的内在脉动却语焉不详。你做这个课题,有着一般学者不具有的家族后人身份和视点,而且你的父母家族,就师承姻亲关系而言,可以把近代湖湘政治文化精英人物几乎全部穿连起来,由点及面,收放自如。你做这个课题,可谓得天独厚。殷殷鼓励,激励我开始课题之旅。但是,这种文史课题,正是我的学识短板,我做得十分辛苦,而且放弃了许多现实的功利。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如愿完成,依然前途未卜。   回到正题,最近,《粤海风》主编谭运长君向我约稿,我以课题压力推辞。运长君却提出,要我将收集的有关家族文史素材中拿出一份来,供《民间》栏目发表。于是,便拿出了这份母亲在三反五反运动中的《坦白书》。   在此介绍一下母亲。母亲叫贺益绥,1926年出身在长沙一个显望家族――善化贺氏家族。母亲的先祖贺知章,是唐代武则天时代的状元,官至礼部侍郎等。也是大唐著名诗人,与李白等号称“醉八仙”,书法亦绝,与张旭、怀素并称“唐草三杰”。这是远祖的故事不赘。清代,母亲的十世先祖宏声公由浙江赴湘为官,从此落地生根,掀开了湖湘善化贺氏一脉的家族史。母亲的五伯高祖贺长龄是清嘉庆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云贵总督,湘中士人领袖。在魏源相助下主编《皇朝经世文编》,是清代经世派的经典文献。六伯高祖贺熙龄,嘉庆年进士,官至湖北学政,后为长沙城南书院山长,也是经世派重要人物。高祖贺桂龄为道光年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张之万同榜。官至潮州知府同知。贺家一门同胞三进士,至今是湖湘美谈。贺家的姻亲,陶澍、曾国藩、左宗棠、劳崇光、何凌汉、彭玉麟、徐树铭、张百熙、黄兴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湖湘英杰,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勋业。母亲的祖父贺师谦,为伊犁知府,敕二品资政大夫退休。伯父贺家栋继任知府,辛亥年举兵起义,掀开了新疆的民国史扉页。父亲贺家梁,随父兄戍边伊犁,掌文案。民国初年赴日留学,修政法。回国后在湖南警厅任监察长,抗战后退休为地方乡绅。至于母亲的平辈兄弟姊妹中,也是英才云集,就不说了。顺便再提一下善化贺家与古磉州罗家的关系。古磉洲罗氏也是湖湘望族,载入史册的名士近百人。我的七世先祖罗典公,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著名山长,执掌岳麓书院27年,近代湖湘英杰大都是罗门弟子。上述母亲的三位高祖,长龄公、熙龄公、桂龄公均为罗典公得意门生。罗贺两家的缘分有二百余年交集。总之,母亲可说是地道的大家闺秀。   不过,母亲的履历比较单纯。她少年入读湖湘名校周南女校。语文成绩拔尖,最崇拜的学姐就是著名作家丁玲。记得母亲说过,一次老师在她的作文写下评语:此文才情毕现,大有丁玲女士之风范也!母亲兴奋得一晚没有入睡。她立志要成为丁玲那样的作家。但母亲没有实现自己的丁玲梦。读中学那年,抗战爆发,母亲避战乱,被送到石门投靠姐姐读书。过了一段很颠沛的生活。抗战后,又是国共血战,个人的梦想在民族的内战中似乎只能消弭。1949年初,解放大军南下,直逼湖南,国共双方举行秘密谈判,商议湖南和平解放事宜。外公看时局动荡,拿出全部积蓄三千大洋,要送高中毕业的母亲去南洋留学,不久,陈明仁通电起义。崇拜丁玲的母亲决定留下看看时局发展。8月,湖南宣告和平解放。母亲看到解放军确实纪律严明,心生向往,毅然报名参军,成为贺门闺秀中可能是第一个投笔从戎的女性。几年后,命运仿佛和母亲开了个玩笑,又要母亲脱下军装,由部队调干去沈阳俄语专科学校读书,毕业后,母亲被分配到沈阳农学院图书馆任俄文翻译。1962年,又随在南京空军服役的我父亲调至南京某中学任教,此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2008年,母亲去世。享年82岁。   和母亲厮守半个多世纪,母亲在我的印象中是个善良、温和得有些懦弱的人。她的一生平凡甚至平庸。母亲的家世和她的个人履历,我都是在她去世后,尤其是在这次收集家族史料的过程中才一点一滴拼接起来,逐渐清晰。母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她有着那么显赫的家世,有着那么多美丽的憧憬和坎坷的求索。我在母亲留下的遗物中,发现了她的毕业证书,她的团证,她受到的表扬证书,她翻译的关于米丘林的俄文资料,她参加某次县级人民代表会议的入场券,还有我儿子小时候的涂鸦、作文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