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古代体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doc

汉字中的古代体衣   摘 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论是衣服的形制、功能,还是衣服的色彩、质料,都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反映出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当古代礼制逐渐完备之后,衣服就不仅仅是御寒和遮羞的了,它还是礼仪制度的象征,甚至是政治的开端。古代与“体衣”有关的汉字很多,本文只介绍 “裘”、“裳”、“裙”、“裤”四个。   关键词:裘;裳;裙;裤;体衣;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穿在身上的衣服叫“体衣”,分上衣和下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说文》“裳”作“常”,“裳”是“常”的异体字)。《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周礼?夏官?司马》:“玄衣朱裳,执戈扬盾”。有时“衣”、“裳”并列,如《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统称为“衣”。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论是衣服的形制、功能,还是衣服的色彩、质料,都反映出了时代的特点,反映出了人们的思想认识。   当古代礼制逐渐完备之后,衣服就不仅仅是御寒和遮羞的了,它还是礼仪制度的象征,甚至是政治的开端,正如班固《白虎通》:“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周易?系辞下》又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古人竟然认为治理天下从治理衣裳开始,足见古人对衣服的礼仪功能的重视。所以西汉时期武安侯之子田恬,因穿短衣入宫,不合礼仪,而被取消了爵位和封地。(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子恬嗣。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b?入宫,不敬,国除。”)   古代与“体衣”有关的汉字很多,下面只介绍 “裘”、“裳”、“裙”、“裤”四个。   1.裘   《说文》:“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与衰同意。”甲骨文、金文中都有“裘”字,均像皮衣毛在外、皮革在里之形,正如《说文》“表”字下所说:“表,上衣也。从衣毛。古者衣裘,故以毛为表。”段注:“古者衣裘,谓未有麻丝,衣羽皮也。衣皮时毛在外,故裘之制毛在外。”而现在的皮衣是毛在里、皮革在外,“裘”字反映出古代皮衣与现代皮衣制作上的不同特点。这种不同特点在古籍中亦有记载,如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魏文侯出游,见到一个打柴的人反穿着皮裘背着柴草,文侯觉得很奇怪。“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依侍耶?’”后人以“反裘负刍”来讥讽那种愚昧不知轻重的行为,如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可以做裘的兽皮很多,如狐、貂、虎、豹、熊、鹿、犬、羊等,其中最珍贵的是狐裘,为君主、王公大臣所服,正如《礼记?玉藻》所说:“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吕氏春秋?分职》:“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因为狐裘是裘中之善者,所以又常常用狐裘来比喻人的品质之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右宰?Y从而逃归,卫人将杀之。辞曰:‘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乃赦之。”这段话记载的是卫国大夫?Y先是跟着卫献公逃亡,后来又回到卫国。国内反对献公的一派要杀他,他说“余狐裘而羔袖”,意思是自己像狐裘一样,是好的,只是袖子是羔皮的,过失是局部的。后来终于得到了宽赦。晋杜预对此解释道:“言一身尽善,惟少有恶,喻己虽从君出,其罪不多。”   狐裘又以狐腋下的皮毛所制最为珍贵,因为狐腋下的皮毛最软暖。狐腋纯白,因此又称狐白裘。《晏子春秋?外篇》:“景公赐晏子狐白裘,玄豹之茈,其资千金。”《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因为狐白裘最珍贵,所以古人常用“狐白裘”来比喻精美的事物,如宋胡寅《和朱成伯》诗:“持身贵比琥珀爵,得句精如狐白裘”。用“狐白裘”比喻优美的诗句。   和狐裘一样珍贵的还有貂裘、貉裘。《列朝诗集?云中曲》:“黑帽健儿黄貂裘,匹马追胡紫塞头。”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诗:“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又《诉衷情》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古代还常常狐、貉并提,如《梁诗选十五?燕歌行》:“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胡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因为狐裘、貉裘都是裘中之珍品,所以穿此裘者被认为是富有的象征。如《论语?子罕》:“子曰:‘衣敝?A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认为,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名贵的狐裘或貉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才是真正的君子。到了清代康熙以后,以玄狐为最贵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