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脊髓损伤的原因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和运动损伤等,在战争时期或自然灾害(如地震)中,此类伤员会集中大量出现。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常有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失禁,且难以恢复,故使绝大多数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如果缺乏必要的康复和护理知识,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压疮、痉挛、骨质疏松、疼痛、泌尿系感染、关节挛缩、异位骨化等等),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导致心理失衡,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一、脊髓损伤的病因 1、获得性病因:主要包括: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横贯性脊髓炎等感染、脊柱或脊髓的肿瘤、脊柱退化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等。 2、发育性病因:这包括脊柱侧弯、脊椎裂、脊椎滑脱等。脊柱侧弯中主要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易引起脊髓损伤。 3、外伤:是导致脊髓损伤的最常见的病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可引起各种类型不同的脊柱骨折、脱位,碎骨片破碎,椎间盘挤入椎管内直接压迫脊髓,导致脊髓损伤。而皱褶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二、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 ①给患者以能站能走的感觉,形成巨大的心 理支持;②减少对坐骨结节等处的压力,减少压疮发生的机会;③肢体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④下肢活动改善血液淋巴循环; ⑤减缓肌萎缩;⑥促进尿便排出;⑦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因此治疗性步行即便无功能也应作为康复训练的项目进行。 ④通过定时翻身进行的体位变换,是预防压疮和保持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措施。⑤在卧床期的后期,在脊柱和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应每日进行抬高床头的训练和变换体位,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③床上翻身训练 右侧翻身训练 ④坐位及平衡训练是轮椅期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 ⑤起立床站立训练:C5以下的患者每日均应进行起立床站立训练,训练时要逐步增加角度。 (3)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摆至步:患者站立,双手抓杠后向前滑至 超出双脚前部15cm左右,握紧平行杠。身体前倾,头部、肩部与双手在同一垂直水平上,然后用力撑起身体并使双脚离地,身体向前摆动至双脚落在双手支撑点的下方但不超出双手的支撑点。 摆至步:患者依靠腋杖作为支撑物,进行摆至步行走。 摆过步:患者依靠腋杖作为支撑物,进行摆过步行走。 四点步:患者依靠腋杖作为支撑物,进行四点步行走。 (5)上台阶训练: L1-2以下患者有能力将骨盆翘起使足能够跨越楼梯,可以训练上下楼梯: 患者脚尖位于台阶边缘平衡站立位,上阶梯时依靠两侧的扶手或拐杖(若使用拐杖,双拐置于台阶上)通过双上肢的支撑力将臀部向后抬起,双下肢向前摆动,双脚达到上一层阶梯时,伸展躯干、髋关节,平衡身体。 (6)下台阶训练 下阶梯时患者平衡站立,依靠两侧的扶手或拐杖作支撑动作,提起双脚,向前摆动至下一级台阶,双脚着地后立即过伸髋关节,肩部向后,保持身体平衡。 (7)助行器辅助步行 3、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 因此,在需要长时间行走时,轮椅才是大多数截瘫患者的实用代步工具,是患者能否实现生活独立的基础。脊髓损伤部位较低,上肢功能健全的患者经过轮椅的驱动训练一般能够较好地操纵标准轮椅。 四、大小便障碍问题 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损伤,常常引起排便和排尿障碍。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再次形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许多患者必须采用特殊的刺激方法,装置,有时还需进行药物治疗。他们一般不愿意积极参与康复治疗锻炼计划或他们自己的日常活动安排,除非他们有解决大小便问题的能力。他们不愿外出参加社交活动,甚至不去考虑工作的问题。 脊髓损伤患者应尽早起床进行站立训练,它的优点之一:刺激内脏功能如肠蠕动和膀胱排空,防止泌尿系感染 (一)排便障碍的训练 总的原则: 1.如果可能,尽量延用伤前的排便习惯。(进餐前后半小时)。 2.考虑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如出院后是去工作或上学,则把大便安排在早上较为合适。 3.若患者有陪护人员,大便时间应尽量安排在陪护人员在场的时间内。 4. 避免长期使用缓泻药,若建立起良好的排便规律,不需常规应用缓泻药。 5.当出现问题时,应找出是何种因素引起,并鼓励患者参与解决问题; 6.患者不是每日都需要排便,也不应强迫患者进行; 7.应尽量少用药,可使用大便软化剂和肠蠕动刺激器,但用量应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8. 应向患者讲解脊髓损伤后排便障碍的有关问题,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为了通便和防止便秘而应当注意的以下基本问题: 1. 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纤维含量高的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