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骼实验1
1、掌握各骨及关节的正常影像表现和分析方法。 2、掌握各种基本病变影像学特征表现。 3、熟悉儿童骨骼的特征表现,骨龄的判别。 4、了解骨的发育变异、骨及关节各种基本病变的病理解剖改变。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及成人骨骼的特征性改变; 2、骨骼正常影像表现; 3、骨关节各种基本病变的特征性改变。 难点:小儿骨骼的主要特点。 实验内容 1.正常长骨的影像表现 a.儿童长骨 b.骨龄 c.成人长骨 2.关节与脊柱的影像解剖特点 3.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骨组织的基本病变 男,16岁,自幼右下肢较左侧粗且长,近2年发展迅速,现已影响行走。查体:右下肢皮肤色深,温度正常,右大腿中段背侧见两个约3㎝大小的肿块,质软,活动度差。 患者半年前胫骨上段骨折过,当时没照过踝关节片,近1月感觉踝关节及足背疼痛,来院做CT,无X线片。 骨 质 软 化 骨 质 软 化 孪生兄弟两个,3岁,发现双腿逐渐变形来诊。 患者10岁,男性。双下肢呈“O”形畸形,步态跛行。患儿外公有相同的病史和畸形。 CT: 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的破坏。 ①松质骨的破坏-斑片状松质骨缺区; ②骨皮质破坏-其内的筛孔样破坏和其内外表面的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变薄或斑片状的骨皮质缺损。 患者,女,58岁,农民,主诉右足疼痛八年、近一年来疼痛明显加重、行走时右足内翻,以足的外侧着地从而缓解疼痛,右踝关节运动尚可。患者无右足外伤病史,无发热,未经任何治疗,于2005年7月来我院就诊。 骨质坏死 骨骺无菌性坏死 (七)软骨钙化:指软骨基质钙化 1. X线表现 :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的致密影, 分布较局限。 2.CT:能显示平片不能见到的钙化影,瘤软骨钙化 的形态同X线所见。 3. MRI :对发现和确定细小的钙化灶不敏感。 课后作业1 1、儿童骨骼的特点。 参见左图 (请绘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2、成人骨骼的特点。 (请绘图并标注骨性关节面 及关节间隙的名称) 课后作业2 骨内矿物质沉积 骨变形 软组织钙化 患者,男,46岁。体重减轻2年。 (四)骨质增生硬化 (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1、定义:单位体积内骨质数量增多, 骨质致密。 2、X线表现: (1)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增大; (2)骨小梁粗、多、密; (3)骨皮质增厚、致密; (4)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3、 CT表现:与其X线平片的表现相似。 4、 MRI表现:可很好地显示骨皮质增生造成的骨 形态的改变。 增生硬化的骨质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松质骨的信号也较正常为低。 骨 质 增 生 硬 化 骨 质 增 生 硬 化 蜡泪样骨病 (五)骨膜反应(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1、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 增多、且活动增加,新生骨小梁。 2、 X线表现:可见线状、层状、花边状、 针状、葱皮状 (1)早期: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 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mm~2mm宽的透亮间隙。 继而:骨膜新生骨增厚,见与骨皮质表面平行排列 的线、层状或花边状骨膜反应。 (2)骨膜增生的厚度与范围同病变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发展阶 段有关。 a.一般发生在长骨骨干的明显,炎症者较广泛,而肿瘤 者这较局限。 b.随着病变的好转和痊愈,骨膜增生可变得致密,逐渐 与骨皮质融合,表现为皮质增厚。痊愈后,骨膜新生 骨还可逐渐被吸收。 c.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 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 称为Codman三角。 骨 膜 增 生 花边样骨膜反应 线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