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ppt

培训课件-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热性哕 1、实热哕证的辨治(原文7) 2、热性哕证证治(原文23) 哕逆——脾胃先虚,胃络有热 方解 橘皮、生姜——宣通阳气,和胃降逆 竹茹——清热止哕 参草枣——补虚益胃 三、下利的辨证论治 (一)泄泻 1、虚寒泄泻 (1)虚寒泄泻误汗的变证 [原文33] (2)泄泻里虚兼有表证 [原文36] (3)泄泻属阴盛阳亡的证治 [原文45] 下利清谷——虚寒 里寒外热——阴寒盛而格微阳于外 汗出而厥——阴从利而下竭,阳从汗而外脱,微阳大泄 治法——回阳救逆 方解 姜——温中,振微阳而止泻 附——壮阳 草——益气存津以养胃 2、实滞泄泻 (1)实证泄泻证治 1)实证泄泻证治 [原文37] 按之心下坚——胃中积滞有形实邪 治法——急下(通因通用) 2)泄泻属实的证治 [原文38] 下利脉迟而滑——实,利未欲止;宿食停积胃肠过久 治法——急下 3)实证泄泻初候的证治 [原文39] 下利脉反滑——有宿食初停 当有所去——有形实邪当下 治法——下 4)泄泻燥屎未去的证治 [原文41] 下利谵语——有燥屎 治法——缓下以治半利半结 (2)气利治法、证治 1)泄泻兼矢气的治法 [原文31] 下利气——湿热气滞 治法——利其小便 2)肠滑气利的证治 [原文47] 气利——气陷肠滑 治法——敛涩固脱 方解 诃子——涩肠止泻 (二)痢疾 1、热性痢 (1)热痢证治 [原文43] 热痢下重——湿热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利 方解 白头翁——清热凉血 秦皮——泻热涩肠 连、柏——清热燥湿 (2)复发性痢疾证治 [原文40] 下利已差——复发——病不尽;病邪未尽去 治法——当下之 2、寒性痢 虚寒痢疾证治 [原文42] 下利便脓血——脾胃虚寒,滑脱不禁 治法——温中涩肠以固脱 方解 赤石脂——涩肠固脱 干姜——温中散寒 粳米——益气补虚,止泄健脾 (三)下利兼证 下利虚烦证治 [原文44] 下利后更烦——邪热客于胸中,扰乱神明 治法——清热除烦 栀子——清热除烦 香豉——化浊开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林昌松 [概说] 一、呕吐、哕、下利的概念 (一)呕吐 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 自口而出。 (二)哕 YUE呃逆 (三)下利 包括泄泻和痢疾。泄泻 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 为主证。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 脓血为主证。 二、三病合篇的意义 内容介绍 一、呕吐的辨证论治 (一)胃反证 1、胃反证的成因 从脉象说明脾胃虚寒为胃反证的成因 [原文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2、胃反证的脉证和预后 [原文5] 趺 浮—为虚(胃阴虚) 运化无权 阳 —胃反证 脉 涩—伤脾(脾阴伤) (朝食暮吐 不能濡润燥土 暮食朝吐) 消磨谷食 脉 紧—寒(胃的生气欲绝) 涩—脾的真液渐尽 温阳则损渐尽的脾阴,滋阴则伤欲绝 的胃气——难治 3、胃反呕吐的证治 [原文16] 病机:脾胃虚寒 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治法——降逆润燥,和胃补虚 方解: 半夏—化饮降逆;参、蜜—补虚润燥 4、呕吐渴饮停水的证治 [原文18] 胃反——反复呕吐,指症状 吐——胃有停饮 渴饮——饮停不化,脾失输布,津不上承 治法——利水化饮止呕 方解: 苓、术、泽泻——健脾利水 桂枝、生姜、草——和胃降逆 (二)虚寒呕吐 1、胃虚寒甚的证治 [原文8] 病机:胃虚寒盛 呕——胃阳不足,寒饮上逆 胸满——阴邪上逆,胸阳不展 治法——补虚散寒,降逆止呕 方解: 吴萸——温中下气;生姜——祛寒止呕 参、枣——补土益气 2、肝邪犯胃证治 [原文9] 病机:肝邪犯胃 干呕、吐涎沫——胃中寒饮上逆 头痛——肝经循经脉犯胃,挟寒上冲 3、胃寒呕逆证治 [原文20] 干呕,吐逆,吐涎沫—胃中寒邪内壅,津液凝聚为涎沫,随胃气上逆 治法——温胃降逆 方解: 夏——除痰降逆;干姜——温中祛寒 4、呕吐属阴盛阳衰的证治 病机:阴盛阳衰 呕而脉弱——胃气虚 小便复利——肾虚不能摄纳阴液 身有微热——阴盛于里,格阳于外 厥——阳虚不能外达四肢 难治——亡阳虚脱 治法——温中回阳 方解: 附——祛寒壮阳 姜——温中止呕 草——制附子毒性,补中 (三)热性呕吐 1、胃热呕吐证治 [原文17] 食已即吐——胃有积热 治法——清泻胃热 方解 大黄——清泻胃中上冲之热 草——缓急和胃 2、少阳邪热犯胃的证治 [原文15] 呕而发热——少阳邪热犯胃 治法——疏解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