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ppt

培训课件-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⒌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上肢麻木加桑枝15~30g; 下肢麻木加牛膝15g; 指(趾)尖麻木加桂枝10g; 头面麻木加僵蚕10g; 口舌麻木加菖蒲10g; 项背强痛不舒,加葛根30g; 臂痛加防己12g; ⒌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血压高加夏枯草15~30g,元参15~30g,黄芩12~24g,钩藤20g; 血脂高加草决明15~30g,泽泻15~30g,山楂15~30g,虎杖12g; 血糖高加地骨皮30~120g,天花粉15~30g。 ⒌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120 g,其他活血药仅用3~6g。是治疗中风之后,以补气为主,是补中寓消之剂。 止麻消痰活血汤治中风之前,以祛邪为主,是消中寓补之方。 止麻消痰活血汤方中又有陈皮、半夏、胆南星祛痰之品,更说明是治虚中之实证。 ⒍高血压病 方名:夏枯草汤 处方来源:邢月朋继承先师胡东樵的经验方。 组成:夏枯草10~15g,元参10~15g,黄芩10~15g。 功能:清肝降火。 主治:高血压病属于肝经风火上炎证,表现为眩晕,头胀痛,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溲黄便秘,心烦易怒,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脉弦。对早期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⒍高血压病 临床化裁: 头晕较重,属肝阳风动者,加珍珠母、紫贝齿、石决明、代赭石、龙骨、牡蛎; 风动者加钩藤、胆星; 痰多者加浙贝母、天竺黄; 阴虚甚加生地、白芍; 形体胖,大便稀,痰湿盛加泽泻、白术; 头胀加川芎、天麻; 腰痛加生杜仲、寄生; 动脉硬化较重加地龙、槐花; ⒎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的“偏头风”,“雷头风”等范畴,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 《临证指南医案》“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癫…故头痛证,皆由清阳上升,火风乘上所致。”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汪昂云:“头痛必用风药者,因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 本病急起骤发,痛在高巅,具有风的特点,与肝风关系密切。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善行而数变,风气通于肝,主升主动,风热相搏,入于络脉而头痛发作。 ⒎血管神经性头痛 方名:谷精草汤 来源:邢月朋老师继承胡东樵老师经验方。 组成:谷精草15g,草决明15g,生石膏30g,全虫6g,地龙10g,生甘草6g。 功用:平肝熄风 、镇痉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证属肝阳化风、络脉瘀阻者。 ⒎血管神经性头痛 方解: 谷精草、草决明疏风清肝、清利头目,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疗风热头痛之要药; 生石膏辛可散热,止阳明经头痛; 地龙性味咸寒,故能入血清热,其性下行而有通络利尿及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全虫辛平有毒,善入肝经,具有祛风定痉之能,最善缓解血管痉挛性疼痛之抽搐,两药合用共达熄风镇痉、通络止痛之功; 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组方严谨,紧扣风邪致病特点,共达平肝熄风、解痉止痛、气血双调之功。 ⒎血管神经性头痛 热邪盛者加生地、黄芩; 前额痛加白芷; 头角痛、太阳穴痛加川芎、黄芩; 巅顶痛加藁本; 后头痛加独活、羌活、葛根; 脑内疼痛加细辛; 左侧头痛加四物汤;右侧头痛加二陈汤; 合并鼻窦炎者加藿香、胆南星;吐涎沫加吴茱萸汤;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麦冬。 ⒏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突然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发作及共济失调或失平衡,伴明显的恶心呕吐,无听觉及中枢神经系病变征象。眩晕持续数天或数周。 诊断依据自发的迁延的眩晕症状,检查证实一侧外周前庭病,没有其他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⒏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 方名:祛风定晕汤 来源:邢月朋老师自拟方。由《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化裁而来。 组成: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独活6g,柴胡6g,前胡6g,枳壳6g,桔梗6g,茯苓6g,川芎6g,薄荷6g,甘草3g,生姜2片,大枣2枚。 功用:祛风疏解,清脑定晕 主治:以突发性、剧烈性眩晕为特征,伴恶心、呕吐,或伴耳鸣、耳聋。舌淡苔白,脉弦。 ⒏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 方解: 君——荆芥、防风相须为用,疏散在上之风邪,二药相伍有麻、桂之功效而无其燥烈之弊病。 臣——羌活、独活祛风通络;柴胡、前胡均为风药,然前胡主降,祛痰下气,柴胡主升,解表疏肝,二药合用开郁散结,调经气而升清,风邪自去,浊气自降。四药相伍加强君药祛风解表之功。 佐——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利膈,升清降浊而止恶心呕吐;茯苓健脾除痰止呕;川芎上行头目,下调血海,为血中之气药,能行气活血止眩定晕;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使——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巧妙,用药轻灵,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经旨。 ⒏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 本方主要用于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发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本方从外风立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