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里山炮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湖里山炮台

一、炮台基本情况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二年八个月。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东距白石头炮台4500米左右,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胡里山炮台还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挥台,是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在民国初年,海军四打胡里山炮台中突显出它在海岸战争中的优势。特别是在1937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二、战坪区主炮位——28生(280毫米)克虏伯大炮的基本情况 1888年9月,光绪帝旨允厦门要塞建造新式炮台,并饬令闽浙总督卞宝第“与洋商订购二十八生后膛炮两尊。”先后考察了世界各地38家兵工厂,比较了各国工厂制造的大炮,最后决定购买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火炮。1893年,胡里山炮台两门克虏伯大炮自德国埃森港由“洋轮(埃森号)运至闽江口,起(调安)顿船厂,再造方舟,运抵厦门胡里山炮台安装妥当。在胡里山炮台的两尊克虏伯大炮,编号为L/40C/86(毁于1957年)和L/40C/87(现仅存一枚)。 大炮相关数据如下 *大炮炮管尾部阴刻编号:No:6 FRIED KRUPP *生产年代: 28生主炮:为1893年(清光绪19年)生产 15生副炮:为1881年(清光绪7年)生产 *大炮全炮重量:87123kg(不含缺损件) *大炮体积:大炮总长度为13.13米;高4.6米;宽5.29米。 *大炮口径:28生;即280毫米(15生即150毫米) *大炮膛线:84条 *大炮管长(毫米):11200 *大炮炮身重:(含炮闩、瞄准仪等辅件)48110kg *大炮身管重:(不含炮闩、瞄准仪等辅件)44000kg *弹丸(头)重:270~345kg *弹药装量:71.0~75.2kg *炮轮轨道直径:7.36米 *大炮方向射角:360度 * 大炮弹(丸)、(火)药装填角度:-4度 * 大炮高低射角:0度~30度 * 大炮射速:每分钟发射炮弹数量1~2发 * 大炮发射量:可连续发射上百发以上。 * 大炮射程:7030-19760米(射击仰角在5度~30度) * 两炮厂价:16万两白银有奇 * 海运及保险费(德国至闽江口):4万两白银(以厂价的25%计) * 二次搬运费(闽江口至胡里山):15079两白银 * 现存炮弹:28生弹头28颗(其中14颗穿甲爆破弹,14颗开花爆破弹。) *兵员配备:清朝将弁120人;民国官兵133人。 厦门港炮台建成后,由于布局合理,火力强大,外国人称之为“厦门要塞”,而胡里山炮台的竣工,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处于厦门港航道的突出部,各种装备最优而成为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 三、历史再现一期工程各项目介绍 (一)兵营区硅像馆 为了生动再现胡里山炮台作为要塞炮台指挥总台的辉煌历史,突显官厅作为作战指挥中心的地位,在演武厅(官厅)一楼通过中心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利用高仿真(硅胶)机器人,真实再现1896年清朝胡里山炮台官兵指挥作战及生活场景。 1、正厅(即作战指挥室),以沙盘方式展示厦门八大炮台特别是胡里山炮台的重要战略性地理位置,沙盘由清代厦门全图、厦门地形图、厦门附近地形图及海图等相关历史资料(主要是地图)拼接,缩放比例为1:2000000,采取技术手段为“光电”技术。 沙盘展示的主要内容 厦门岛东南沿海有白石头炮台、曾厝垵炮台、胡里山炮台、鸟坑园炮台、磐石炮台和武口炮台;龙海一侧有屿仔尾炮台和龙角尾炮台。八座炮台从1874年到1894年相继建成,在大大小小的海战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其中胡里山炮台修筑时间最长。胡里山炮台自清同治13年(1874年)清政府开始建造新式炮台,由于经费问题,炮台的修筑和大炮的购置一波二折,历尽艰难。在三任闽浙总督卞宝第、谭钟麟和边宝泉的共同努力下,从同治十三年(1874年)开始“议办”,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筹办”、“展办”、“延办”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文档评论(0)

chenjian71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