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漫谈
漫谈QQ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傻乎乎的小企鹅。显然,马化腾远没有QQ或是小企鹅图标的名气大,虽然这些都是他和腾讯公司的得意之作。
也难怪,目前腾讯QQ的注册用户已经高达二亿多,其中的活跃用户超过7500万,而且这个纪录在以每天39万的增幅不断被刷新。马化腾创建的腾讯公司不仅在4年内改变了1/13的中国人的沟通习惯,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文化。现在每13个中国人中有1个人逢人会说:“别CALL我,Q我。”时尚的青年男女们背着企鹅背包、穿着QQ服装、床头摆着QQ相架、床上扔着QQ靠枕……要做QQ一族;许多网民将QQ视为通往另一个世界——网络虚拟世界的“载人飞船”,在那个虚幻空间里,他们尽情展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表现出来的才情、智慧和幽默,寄托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未得到满足的许多情感和夙愿。
有人预言,QQ将会带来继电话、传真之后的另一种通讯革命。
QQ发展之快,不仅好多资深网民没有预见,甚至连马化腾本人都想不到。第一它不是创新,ICQ是英文“Iseekyou”的读音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我在找你。它的功能就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寻呼机,所以ICQ也被人们称之为“网络寻呼机”。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因为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而设计了ICQ后,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而OICQ在1999年2月推出时,且不说之前的ICQ已经是世界级品牌,并占领了相当的中国市场,就算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第二是技术并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特别优势。但它确实在仅2年的时间里发展了2000多万用户,无可争议地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事实上中国霸主。
这就不得不让人对这一切的缔造者马化腾刮目相看了。
马化腾原来是一只“超级网虫”,他的名字在网迷中耳熟能详。
第一代“网虫”
马化腾年轻得有点令人意外,极像个脸庞清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处事低调,即使现在大红大紫,也看不出多少“少年得志”的自负,只有超越年龄的平静和淡然,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他是个完全沉浸于IT感觉的人。
少年时代的马化腾曾经极爱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主宰。他考入深圳大学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马化腾的PC水准已到了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的地步,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为学校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虽然年纪不大,马化腾的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而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回忆起那段生活,马化腾有些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他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塑造“Q文化”
许多网络界朋友的新变化令马化腾开始重新打量自己。IT的机会太多了,我为什么不可以抓住?
于是,1998年,腾讯诞生了。这个名字带有很强的公司的定位含义,就是做有关互联网与通讯有关方面的业务。“腾”表示“信息跳跃的一种方式”。整个发展过程,马化腾认为很简单、平常。但是“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伴“心惊”。
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