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初二上期末试题11月试题.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语初二上期末试题11月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语初二上期末试题11月试题

重庆一中初2014级12—1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2.11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和作文卷收回,试卷请自行保存,以备老师评讲。 3.答题卷和作文卷一律不得使用铅笔答题,凡是用铅笔答题的考生,将被扣除所得总分的百分之伍拾;如果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颜色答题的考生,将从所得总分中扣除贰拾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3分) A.当差 一个当俩用 B肖像 惟妙惟肖 C.颤栗 颤作一团 D.抹杀 转弯抹角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寒噤 裁减 溃退 响遏行云 B.荒缪 肮脏 拂晓 正襟危坐 C.纳罕 停驻 惶恐 鸣钟击磐 D.馁靖 藻井 伧俗 轰天震地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妥帖的一项:( )(3分) A.今天老师对彭同学的批评正确而尖刻。 B.敌机驾驶员非常机警,往云端里一钻仓皇地逃走了。 C.爬上华山,已经是正午十分,那一派月明风清的景象让我们心旷神怡。 D.白崇禧始终不知道毛泽东把堵截部队布置在什么地方。 4.下面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孙犁,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和散文(结集为《白洋淀纪事》)独树一帜,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白洋淀派”作家群,与赵树理风格的“山药蛋派”齐名。? 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二十岁,“束发”指青少年,“不惑”指四十岁,“而立”指三十岁,“黄发”指老年。 C.《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法。 D.韶山毛泽东润之,韶山是他的籍贯,毛是姓,泽东是名,润之是字。周元公敦颐,周是他的姓,元公是他的自号,敦颐是他的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重庆一中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来了。 B.故宫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皇帝过去使用过的东西。 C.我国的汽车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D.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6.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中新网杭州10月24日电(记者 夏毅 汪恩民)24日晚,“相约西湖”文化系列活动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开幕。“西湖的美是永恒的,一直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膜拜这位女神。”85岁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开幕式上动情地说。 据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颖介绍,“相约西湖”文化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届,成为提升西湖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2012相约西湖文化系列活动将 以“天堂杭州、诗意西湖”为主题,内容包括“相约西湖活动开幕式”、“2012西湖国际诗会”、“克林姆教授西湖十景写生创作活动”、“四季花语-西湖花卉中国画创作展”四个主要部分。 标题: 7.以下这幅漫画是几米先生的作品,读完绘画和配文,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内心感想: (3分) 答: 8.综合探究。(9分) 20世纪80年代是属于诗歌的年代,而90年代则一度出现了“散文热”。历史的页码翻过21世纪,头一个十年已经匆匆流逝,我们的文学在哪里?让我们以散文为例,总结和回顾一下当代文学: 材料一:过去10年,散文创作个案中的热点和亮色,仍如1990年代一般,双双落在“述史”的田野作业区。之所以称之为“田野作业区”,主要因为这种“述史”多以知、情、意各方面的水准皆超越于所述对象之上的基调展开,于是,这样的“述史”就总不免流露出神灵下凡、圣人采风的神情语态。借用叙述学常识里的术语来说,在这类散文里,作者设定的叙述视角一般都是全知全能的:他所叙述的历史素材本身可以有误区、有暗角,他的叙述却总是通透、敞亮,毋庸读者置疑,完全应该被读者信得过。这种“述史”方式,与名噪一时的“苦旅”散文相似,但它的根源深植于中

文档评论(0)

vtango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