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上课专用开题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 王安石画像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庆历二年进士。嘉佑二年,先后上《言事书》、《时政疏》。 熙宁二年,出任参知政事,逐步推行改革措施。坚定变法“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昭君选秀入长安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名嫱,字昭君。其父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 昭君青冢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这首诗可能写于1058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王安石任度支判官,政治不得力,后上万言书之后政坛上却没有回音,惆怅之时的创造。 背景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昭君出塞,刚走出汉宫的时候,哭得满脸都是泪痕,甚至纷飞的泪水把鬓角都打湿了。 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由于过度伤感,昭君自己低首徘徊,顾影自怜,觉得自己已失去了旧日的光彩,可是汉元帝见了昭君这时的容颜,还是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送走昭君后,元帝把没有早日发现昭君的责任归罪于为昭君画像的人,像昭君这样梨花带雨、赏心悦目的悲怨女子平生能遇见几个?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可是元帝并不懂得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很难用绘画表现出来的,毛延寿被杀实在是有点冤枉。 本诗前半部分写昭君的美, 不只是在 ? , 而重在 ? . 前两句用什么手法 表现昭君的美? 昭君一出场,泪湿春风,低回顾影,满含悲戚,自己也觉得“无颜色”。然而即使如此,尚且惊得“君主不自持”。写昭君的美却从她的“不美”之时落笔。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眼泪和悲哀消减了她的容光,她会更加美丽动人。 反衬 侧面描写 诗中哪一句写出了君王的形象? 根据诗歌,汉元帝是一个什么样 的君王形象?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这句成了千古名句,试赏析。 一个荒淫无耻、愠喜莫测的昏君形象,寥寥几笔就被勾勒得惟妙惟肖。 接着作者轻轻一笔点出:像昭君这样的美人,任何画家的传神之笔都是拙劣的、无法描绘的,所以杀掉毛延寿实在是一大冤案。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昭君心里自然明白,这一去大漠穷荒,不可能再回到故乡来了,她心中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失,从汉宫带去的那么多的衣服都已经穿完了。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昭君每时每刻都在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因远在万里,不能归去,想知道一些家乡的情况,只有年年靠鸿雁往来传递音信了。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家乡的亲人在万里之外传来了书信,嘱咐昭君好好地在塞外生活吧,即来之则安之,不要总是想念祖国,不要总是想念家乡的亲人。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你没听说过汉武帝时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幽居在长门宫的故事吗?当时虽然只有咫尺之近,也是不能和亲人见面的。自古以来失意之人,是没有距离远近的界限的。 后半部写昭君身在匈奴,但心中仍然关心祖国。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昭君思念汉朝,穿尽了汉朝带来的衣服,还托人探问汉朝的消息。但年年鸿雁飞来,汉帝却没有一字一句的问候,突出了汉帝的寡恩。 找出这几句的诗眼?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家里人给她传话说:好好在匈奴生活吧,不要再痴想了! 想当年阿娇倍受宠信,被打入冷宫后,虽与皇帝近在咫尺,也不能再见一面。可见你即使在汉朝,也还是失意。失意在南在北都一样啊! 诗人借家人劝慰的决绝之词,揭露了朝廷的黑暗,宫廷的冷酷,抒发了人生失意的感慨。 合作探究:在这首诗歌中王安石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结合以下提示思考。) 1、前8句写昭君初出汉宫时的情形,主要突出了她的____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2、后8句写昭君远嫁塞北后的境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