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說殷墟卜辭的“奠”
——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
裘錫圭
殷墟卜辭中常見用為動詞的“奠”字。有些“奠”字用“置祭”的本義,多數“奠”字的意義已由對祭品或其他東西的放置引申為對人的安置。根據與後一種“奠”字有關的卜辭可以知道:商王往往將被商人戰敗的國族或其他臣服國族的一部或全部,奠置在他所控制的地區內。這種人便稱為“奠”,奠置他們的地方也可以稱奠。奠的分佈是分散的,並不存在一個圍繞在商都四周的、主要用來安置被奠者的地帶。被奠者一般居於鄙野,其居邑沒有可資防守的城牆。被奠者內部一般似仍保持著原來的組織。他們要在被奠之地為商王耕作、畜牧,有時還要外出執行軍事方面的任務,此外似乎還要滿足商王對臣妾等的需要。奠所受的剝削、壓迫很沉重,所以他們有時起而反抗商王。除了上述這種奠的方式外,商王有時還將從事某種工作的人奠於某地,可能主要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奠這種控制、役使異族人的方式,在西周時代仍為統治者所使用。畿甸之“甸”,其本字可能就是“奠”,是由於被奠者一般都奠置在這一地區內而得名的。
殷墟卜辭中有地名“奠”,例如:
(1)貞:今日勿步于奠。 甲骨文合集(以下簡稱“合”)7876
(2)癸丑卜,王。在十一月。在奠。 合24259
(3)甲寅卜,在敢(?),貞:今日王步[于]奠,亡災。 合36752
(4)丙辰卜,在奠,貞:今日王步于,亡災。 合36772
又有人名“奠”,例如:
(5)貞:呼比奠取炋鄙三邑。 合 7074
(6)貞:奠凡 合13881乙
(7)奠弗其凡有 合13881甲
(8)奠。 合12349正(對貞之辭為
“”)
屢見於甲橋刻辭和骨臼刻辭的“奠”也是人名(參看《殷墟甲骨刻辭類纂》1038頁“奠示”“奠來”“奠入”等條。以下簡稱此書為“類纂”)。卜辭中所見人名還有“子奠”(合3195甲)、“侯奠”(合3351、3352)。有的學者認為“子奠”、“侯奠”和“奠”,都指同一個人。本文所要討論的不是上面所說的這些“奠”字,而是用作動詞的以及表示其引申義的那些“奠”字。
甲骨文“奠”字作、等形(《甲骨文編》206頁),表示放置酒尊之意。《說文》訓“奠”為“置祭”。《詩·召南·采蘋》:“于以奠之,宗室牖下。”毛傳:“奠,置也。”卜辭中有些用為動詞的“奠”字,大概就是當置祭講的,例如:
(9)貞:勿于□(原空一字)宜奠。 合2137
(10)奠鬯,卯牢,王受有祐。 小屯南地甲骨(以下簡
稱“屯南”)2983
(11)王其鑄黃呂,奠,惠今日乙未利。 英國所藏甲骨
集(以下簡稱“英”)2567
但是多數用為動詞的“奠”字,其意義已由對祭品或其他東西的放置引申為對人的安置。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所藏甲骨文字》(以下簡稱“人文”)2512(即《合》32010)的一條卜辭說:“于京其奠芻。”貝塚茂樹、伊藤道治解釋這條卜辭的意義為:“配置(引者按:以下將此字隸定為“”)芻之民于京地。”(《甲骨文字研究·本文篇》607頁,同朋舍,1980)他們對“奠”字的解釋是可信的。根據我們的觀察,殷墟卜辭中用作動詞的“奠”,大部分是指對人的安置而言的。下面按照所“奠”之人的性質,將有關卜辭分別考察一下。
首先來看關於奠某方或某族之人的卜辭。這方面,有關資料最為豐富的一個例子,是關於危方的。
卜辭屢見一個寫作、、等形的方國名,于省吾釋為“厃”(《甲骨文字釋林》17—19頁,中華書局,1979),有些甲骨學論著為了印刷方便,用“危”字代替,今姑且從之。屬於第一期的賓組卜辭多次提到“下危”(參看《類纂》1265—1266頁),又有一次提到“危方”(合8492)。在時代跟較晚的賓組卜辭和較早的出組卜辭相當的歷組卜辭以及屬於第三、第四期的何組和無名組卜辭中,數見“危方”而未見“下危”(有關卜辭見下文。關於殷墟卜辭的分類以及各類卜辭的時代,參看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文津出版社,1991)。一般認為“下危”和“危方”指同一方國,大概是正確的。無名組卜辭“危”字或作(合27999)、(屯南3289),顯然是、的異體,或以為是另一字,不確。
關於下危的賓組卜辭,幾乎都是卜問征伐下危之事的(參看《類纂》1265—1266頁)。但是有一條卻卜問是否用下危人去作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