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瓮安银盏轻工业聚集区发展规划.doc
瓮安银盏轻工业聚集区发展规划
(2010 — 2020年)
总 论
瓮安县位于黔中腹地,是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及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越,矿产及生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农业经济基础好,绿色轻工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条件且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5到10年,是瓮安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瓮安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瓮安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新机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结合瓮安县城的规模扩展,提出了加快规划建设“瓮安银盏轻工业聚集区”的战略决策,着力构建瓮安发展绿色轻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努力实现瓮安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本规划是根据瓮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由北京蓝图规划设计院牵头,组织省内外有关资深专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聚集区发展经验和深入研究分析瓮安轻工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高起点编制的瓮安轻工业聚集区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工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强化了工业区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近期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导瓮安县轻工业聚集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招商引资、引导企业集聚、安排项目建设投资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发挥瓮安县的资源组合优势,集聚发展绿色轻工、加工制造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轻工业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规划范围
瓮安轻工业聚集区位于瓮安县城北面,规划范围包括银盏乡穿洞村、太平村,以及草塘镇新华村的部分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1′21″~107°56′42″北纬27°32′13″~28°21′14″之间,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区南接县城规划扩展区,北与规划建设的瓮安磷化工聚集区相连,距县城中心区约3公里,总体上为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的长方形地带(见瓮安县轻工业聚集区综合现状图)。
二、规划依据
(一)国家有关规划及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品工业“十一五”发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瓮安县基本情况
一、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
瓮安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阳城市经济圈重要的卫星城市。地处东经107°07′至107°42′,北纬26°53′至27°29′之间,东邻黄平,南接福泉,西靠开阳,北与余庆、湄潭、遵义接壤,距州府都匀120公里,距省城贵阳市174公里,距遵义市150公里。全县辖9镇14乡,247个行政村,6个居民社区,2个居民委员会,县域总面积1974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3%。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瓮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到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3.18亿元,同比增长19.50%;工业总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32.22%,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51亿元,同比增长34.40%。财政总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39.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53.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7亿元,同比增长115.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27.3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磷及磷化工、煤炭工业、冶金电力、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烤烟、粮油、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和畜产品显著增加,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到2009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40:33,已由“十五”期末的“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产业结构。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建成了一批重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全县各种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达到4706.8万m3。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9.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6.7%。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瓮安县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学校、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5元。
第二节 瓮安县轻工业发展现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