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左右),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和对故人的思念。 主要内容: 一个人离开故土,对家乡和友人恋恋不舍,江行见到月亮,就像见到友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友人,心中留下一片惆怅。 想一想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秋月下平羌江美景,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和家乡的情感。 * 旧城小学 罗媛南 看一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影:月影 平羌:青衣江 流:流动 夜发:夜间出发 清溪:地方名,峨眉山附近 向:驶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思念 君:友人 下:去(从上游向下游驶去) 渝州:今重庆市 诗句解释: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倒影在平羌江中的月亮,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 思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诗人( ) 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是: 峨眉山 山名 平羌 江名 清溪、三峡、渝州 地名 李白 唐 诗中的“峨眉”是山名, “平羌”是江名, 清溪、三峡、渝州都是地名。 4、《望洞庭》的作者是 朝诗人 ,全诗: , 。 , 。作者把洞庭湖比作 ,把湖中的君山比作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 朝诗人 ,全诗: 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是: , , , , 。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没有打磨的镜子 青螺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唐 李白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