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亚临床酮病危害与防控措施
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张克春
上海市奶牛研究所,上海200436
摘 要:亚临床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能量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的体质、产奶量、奶品质,繁殖能力及淘汰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亚临床酮病发病的原理,流行特点,及其对生产性能,乳房炎,昔殖性能,免疫抑制等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汲取当前国际上比较实用的防控措施,对奶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亚临床酮病;流行特点;生产性能;紫殖性能;免疫抑制;防控
The Harm, Reason, Detection, Prevention of Subclinical Ketosis
ZHANG Ke-chun
( Shanghai Dairy Science IDstitute, Shanghai 200436, CLina)
Abstraet: Subclinical ketosis is a noJmal energy metabolic disease,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airy body condition, rnilk produotioD, quality,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culling, which can make a great loss for the firm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review may have some guiding si8nificance for dairy production by showing us the Physiopathologic meohanism, prevalence feature, the effects of subcIm. ioal ketosis on the productive perfoJmance , mastitis,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mmuo-suppression.
Keywords: Subclimcal ketosis; Prevalence feature; Productive performance ;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Prevention measures; Dairy cattle
研究表明,患有亚临床酮病的牛只每天要比非酮病牛的产奶量减少1到IOL不等,一旦开始泌乳,高产奶牛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大约是40%, 而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仅为5%。由于亚临床酮病不容易被发觉,所以往往在牧场的日常管理中道到忽视。一头患有亚临床酮病牛所带来的损失约为78美元,而且在此情况下,也增加了奶牛患有临床酶病及皱胃扭转,胎衣不下等疾病的概率。
1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流行特点
近年来,奶牛场酮病的发生率较高,对奶牛场的影响较大。美国奶牛的酮病发生率达到17%, 印度达14.69%, 而加拿大的研究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高达5g%。据报逭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为15%-30%, 赵海忠等对昆明地区奶牛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亚临床酮病主要集中在产后的3个月之内,并随泌乳月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第一个泌乳月的发病率最高,达到41.82%, 其中高产奶牛的发病率为65.IS%, 随着产奶量的降低,酮病的发病率也逐渐降低。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泌乳的前9周内,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约为41%, 张瑞华等对上海地区部分牧场进行的调查显示,第2、3、4胎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3.08%、40%和60%;产后第2、3wk发病率最高,均为15.38%;酶病持续时间在不同发病牛只之间也有差异,4wk以内的占92.31%。
2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危害
2.1对生产性能的髟响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Paavo等发现,奶牛亚临床酮病能够造成泌乳早期的奶牛产奶量下降,其泌乳潜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Fouriohon等报道在临床型酶病发病期间会造成当月奶产量损失2.5-3.5 kgld, 第二月奶产量损失为0.3-0.7 kgld。张瑞华等研究也表明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引起高产奶牛的乳脂率升高以及泌乳高峰持续时间缩短,从而引起奶产量的降低。Duffield等阿研究发现,在至二周,随着BHBA的升高,产奶量会出现显著地下阵。BHBA越高,产奶量越低,乳脂率越高,乳蛋白率越低。从产后一至二周的DHI报告发现,产后第一周对产量影响最大的BHBA浓度是1,400μmol/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