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地壳演化简史
从华北第三系看环境特征 华北平原地层综合剖面说明: ①第三纪形成盆地,总体以沉降占优势,沉积物以湖相细碎屑物质为主; ②湖盆多次与海水沟通(海水内泛)和中断,咸水或半咸水和淡水沉积及生物组合成有规律的变化; ③反映气候有周期性变化,有时干热,形成石膏、盐及红色岩层;有时潮湿,形成暗色岩及煤线、油页岩、石油等,沙河街组为主要生、储油层; ④随着断裂发育,有多次玄武岩喷发活动。 5.6.2 晚第三纪 植物界基本上由现生属组成,并有大量现生种。北半球喜暖植物分布范围较今更靠北,如西伯利亚生长温带阔叶林,北欧生长热带常绿植物。植物分区从中新世开始明显,中国分为华北区、华东沿海区、西北区和西藏高原区。 无脊椎动物,有大量属种是现生属种。 哺乳动物,大多数早第三纪的特有门类如有袋类、肉齿类,奇蹄目和偶蹄目中的一些种相继绝灭。一些门类如长鼻目,肉食目中的熊科,奇蹄目中的三趾马、板齿犀,偶蹄目中的猪类,反刍动物中的鹿、羊、长颈鹿,啮齿目、兔形目中的大量属种,则发展很快。从科的范畴讲,都已和现代密切相关。 哺乳动物:固定体温、胎生。比体温随外界变化的卵生动物,具有优越的演化条件。同时,演化系统清楚,多数根据牙齿即可进行鉴定,所以对于地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6.2.1 接近现代的生物界 5.6.2.2 晚第三纪地史特征 晚第三纪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已经和现代相似。 海水所占面积比现在稍大,而陆地面积比现在稍小。古地中海残余海水仍淹没北非北部、意大利大部、西班牙和法国的南部;法国西部和北欧地区则为大西洋海水所覆盖;北美西海岸南部和墨西哥湾滨海地区也都为海水所占据。 阿尔卑斯山升起后,古地中海逐渐变成封闭的内陆海。其残余部分留下来黑海、里海和咸海。 中国大陆则和上述地方相反,当时沿海各海域都是陆地,后来才为海水所侵没。 经喜马拉雅运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和环太平洋山脉都已形成,并继续隆起。 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生物界分布、迁徙和气候的变化影响甚巨,是地史发展中的一件重要事件。 5.6.2.3 中国晚第三纪古地理概况 中国晚第三纪地理轮廓已基本和现代相似,除去台湾、海南岛及沿海个别地段还有海水覆盖,全国大部地区都是陆地。中国东部相当现代日本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地区也都是陆地,晚第三纪后期,太平洋海水向西侵入大陆,形成日本海、东海、南海、黄海等,大约在第四纪初才形成渤海。所以说晚第三纪基本奠定了现代海陆轮廓。因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俯冲,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大陆内部断裂发育,许多已经夷平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褶皱山系急剧上升,而断陷盆地则急剧下降。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河湖发育。华北地区也有湖泊分布。 华北平原继早第三纪之后仍然下沉。松辽盆地亦大范围下沉。秦岭北侧形成渭河断陷盆地下陷一直延续到第四纪。 晚第三纪,特别是在上新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普遍有玄武岩喷发活动。 在喜马拉雅运动后,青藏高原逐渐隆起。 台湾地区,中央山脉中新世升起,但东西两侧强烈拗陷。 5.6.3 第四纪 第四纪是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 生物界发展的最新阶段; 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起伏形势已经形成; 新构造运动强烈; 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频繁,周期性地出现过冰川活动; 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 特别是出现了有智能的人类,成为占有和改造地球的主人,地球的历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崭新的时代。 5.6.3.1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第四纪生物界总的面貌已和今天相似。 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以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划分更新世底界的标志。 马的演化 始新马(始祖马)——早第三纪 生活于低矮密林中,身体小巧(和现代狐狸大小相似),多趾(前四后三),便于在林间和湿软的地上奔走;采食树叶,牙齿较小。 三趾马——上新世 前后足都有三趾(只有中间一趾接触地面),身体和牙齿也都加大。因上新世气候变干,草原渐多,有些演化三趾马。 真马——更新世 更新世出现了广阔的草原,马须看得远和行走迅速才能躲避袭击,找到水喝,发展成肢长体高,具有单趾硬蹄和流线形的身体——真马。同时,为了咬断和咀嚼多纤维的草,牙齿也变得粗大了。 马的演化图 象的演化 始祖象——出现于始新世 大小和猪相仿,水陆两栖。没有长鼻和巨大的门齿。后来,许多地方形成茂密的森林,象的门齿逐渐增大,臼齿的齿脊数加多。鼻子渐加长,以便采食植物。 猛犸象——更新世 第四纪时,北半球出现冰川,有一支演化成有长毛的象;两个巨大门齿开始弯卷;臼齿粗大,齿脊也较复杂。同时,背上出现一个瘤状突起,以储养料。? 披毛犀:第四纪冰川时一种身披浓密长毛的犀牛。和猛犸象同时灭绝。 在第三纪初期,出现了最初的灵长类。第四纪初期,古代猿类的一支,向人类的方向发展。随着人类的出现,地球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象的演化图 5.6.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第一次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Let’s learn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doc VIP
-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智慧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ppt VI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自评价报告..docx
-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研究.pptx VIP
-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2.4答案.pdf VIP
- 2026年咨询工程师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成果.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