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全知识必手册 教你怎样逃避灾难.docVIP

居家安全知识必手册 教你怎样逃避灾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居家安全知识必手册 教你怎样逃避灾难

居家安全知识必备手册 教你怎样逃避灾难 一、當地震來臨時 近年來給人類帶來最大傷痛的自然災害當數地震,汶川、玉樹、海地、智利、日本……這背後埋藏的是無數生命的消逝、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失。 破壞方式與危害 地震是由地殼運動釋放能量造成,通常導致建築物垮塌、嚴重的人員傷亡,還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地震来临 居家對地震的安全預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在家中準備應急箱,讓所有家人知道放置的地方,並瞭解使用方法。 2.讓所有家人都掌握煤氣、自來水及電源閘門的位置和如何開關,以備地震來臨時大家就近行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關閉以上開關。 3.煤氣管道和水管上不要懸掛重物,以免晃動時增加扯斷管道的風險,尤其是在裝修時不要隨意改動這類管線,如果必須改動一定要確保其安全穩固。 4.易燃液體( 油漆、稀料、清潔劑等)使用後儘量不要儲存在家中。 5.檢查櫃門插銷是否完好,以防在強烈搖動中櫃門脫開,造成刮傷。重的和易碎的物品儘量不要放在高處,避免滾落砸傷或劃傷人。 6.裝修時不要隨意拆改牆體,不要破壞牆體裏的鋼筋,即便是非承重牆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尤其像衛生間這樣避震首選處的結構更不可亂改,燈具的安裝也要以牢固為第一位。 7.要熟知地震時家中的危險地點:窗戶邊、陽臺、懸掛物旁邊、燈下、玻璃或鏡子旁、建築物鄰近戶外的牆、壁爐以及較高的未固定的傢俱旁邊。 8.反之要事先選好家中的安全避難處,讓家人反復記憶,尤其是孩子和老人,還可以用遊戲的方法在家中演習地震時的躲避方法。 9.學習一些基本的救護方法,如人工呼吸、輕微外傷的消毒包紮、快速的止血方法、骨折後的應急處理等,以備不時之需。 地震来临 從容應對 1.第一時間躲避到避震安全係數高的地方:小開間、支撐性好的房間,如衛生間,低矮、牢固的傢俱旁邊、內承重牆牆角、車庫的汽車旁等可形成“救命三角”的地方。 2.正確的躲避姿勢:蹲下或側臥,並用雙臂護住頭部,如當時躺在床上可用枕頭護住頭部滾到床下緊貼床邊躲避。 3.不要慌亂。千萬不要選擇跳樓,也不要選擇乘坐電梯,通常大震都會破壞電力系統,如在乘坐電梯時被困,要立即抱頭蹲下,抓緊扶手。 4.當確認晃動停止時,可迅速離開家轉移到室外的開闊地,最好讓每位家人都知道離家最近的避難所,不要盲目跑出而被高空墜落物體傷到。返回家中後要第一時間檢查燃氣管道是否遭到破壞,如有洩漏切記不可在家使用明火及各種電器,迅速通知專業人士來處理。其次是檢查水電管路的情況。開啟吊櫃時也要小心,防止記憶體物品墜落。 5.臨海的人要小心地震引發的海嘯,隨時留意預警通報,準備快速撤離到地勢高的地方。 6.再次強調地震來臨時最佳的躲避處——衛生間,那裏相對結構穩固,並且有水,醫學證明,人類在只飲用水的情況下能生存7-8 天,最好在衛生間的櫃內存放一個小藥箱,以備急救之用。 7.被困時儘量不要通過喊叫求生,以保存體力,可通過用硬物敲擊附近的管道或鳴哨來與搜救人員聯繫,當旁邊有家人受傷時,要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救護。 核辐射来临 二、當核輻射來臨時 和平年代中核輻射這個詞似乎離我們很遠,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漏事件之後,這個詞跟隨著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再次和我們近在咫尺,盲目的恐慌只會無端地增加心理負擔,甚至使用道聼塗説的方式來傷害健康,只有用科學的眼光才能讓我們理智地預防和應對核輻射。 破壞方式與危害 核輻射是放射性的,它客觀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是正常的現象,少量的輻射不會危及我們的健康,比如做X 光檢查的輻射量就在安全範圍內,而過量則會對人體產生傷害,致病致死。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發內輻射,而外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肌體吸收,形成外輻射。放射病的症狀有: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髮、白血病、嘔吐、腹瀉等,甚至癌症、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增高,影響數代人的健康,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放射病症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有備無患 所謂有備無患也包括對核輻射的科學瞭解和對待,核爆炸最初十幾秒鐘輻射出來的射線有著很強的殺傷破壞力,傳播速度接近光速,能穿透幾千米的空氣層,人和物都難以倖免。東京核安全委員會會長班目春樹告訴我們,最大程度地減輕輻射傷害,有4 條重要的因素:時間、距離、保護所和保護措施。 1.保護所:跟距離一樣,你和放射源之間隔開越厚重嚴密的物質越好。這就是為何建議你在事故發生時待在家裏,牆壁可以在短時間內為你提供有效的保護。 核辐射来临 2.時間:大多數輻射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衰減,縮短待在放射源周圍的時間,可以有效減少受到的輻射傷害。 核辐射来临 3.距離:你離輻射中心區越遠,你受到的輻射就越少。 4.保護措施:接觸過量的核輻射前30 分鐘服用碘

文档评论(0)

bguar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