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基因作物在我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潜在生物安全问题
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潜在生物安全问题
杨蓉
2010级农推植物保护专业
摘要: 本文主要讲转基因植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品质改良、抗逆性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优良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这一技术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基因交流范围无限扩大.可将从细菌、病毒、动物、人类、远缘植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使其具有抗虫、抗病毒、耐除草剂、改进农作物品质以及具有保健医疗功效等性状。近年来.转基因植物特别是转基因抗病虫植物发展很快,因其在生产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蕴涵着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这一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是,有关专家也认为。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犹如“双刃剑”,在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有人对这一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人类还不能对它的潜在危险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在大规模应用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显得十分迫切。
1.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 抗病
长期以来,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靠抗病育种和合理栽培管理,但是抗病品种存在选育时间长、抗性容易退化等问题。抗病毒基因工程,目前主要采用将病毒的外壳蛋白(C2)基因导人植物的方法,使番茄、黄瓜、南瓜、甜椒等植物具有抗病性。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Hayakawa研究小组利用禾谷类作物抗病毒外蛋白技术获得成功,他们从2个日本水稻品种中分离出来成熟植株的细胞团,这种细胞团能长成植株,并能合成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外蛋白。1995年美国农业部批准抗病转基因南瓜品种Freedom投入商业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也获得了多种转基因抗病毒植物,如经过6年努力将合成的CMV和TMv外壳蛋白基因用Ti质粒介导引人烟草良种NC89,最终得到了TMV/CMV的转基因烟草,其中抗 nⅣ 的转基因CN98在自然感染或攻毒条件下保护率可达90% ~95% 。推广面积超过1.3万[1]。
2.2 抗虫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作物每年因病虫害造成损失约占其总产量的37% ,其中13%是由虫害引起的。采用化学药剂虽然是防治害虫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同时也有其成本高、污染环境、易残留、会毒害有益的昆虫及害虫的天敌等弊端。目前,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培育抗虫作物提供了有力手段,广泛使用的害虫防治剂是苏云金芽胞杆菌(Bt)晶体蛋白基因和蛋白抑制剂基因。1987年比利时植物遗传公司首次将Bt晶体蛋白基因导入植物中表达,获得的转基因烟草可以有效地抵抗1龄烟草夜蛾幼虫的侵害。美国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个Bt转基因棉花品种BollgardTM,1996年在美国已种植60,7万~80,9万 [2]。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1992年底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郭三堆等人在国内首先合成了CrylA杀虫晶体蛋白结构基因[3]。郭三堆等研究人员在人工合成GFM CrylA Bt杀虫基因的基础上,又对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进行修饰,构建了同时带有两种杀虫基因的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成功获得双价抗虫转基因棉花并大面积进入田间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抗虫棉的研究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4]。
2.3 抗除草剂
施用除草剂,在杀死杂草的同时污染环境,有的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培养抗除草剂的作物是一种高效、低成本、无公害控制杂草的手段。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除草剂作用的酶或蛋白质的基因转进植物,使其拷贝数增加,从而达到转基因植物中这种酶或蛋白质的量大大增加;第二种方法是转移一种能以除草剂为底物的酶的基因到植物中,该基因编码的酶在转基因植物中将除草剂催化掉,从而保住植物不被杀死;第三种方法是针对除草剂能识别其作用的酶上的一定位点这一特点,用基因突变的方法坎该位点上的相应氨基酸发生突变,饮除草剂不能识别,这样转基因植物就表现出对除草剂不敏感。上世纪8O年代以来世界已培育出多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如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物有油菜、棉花、西红柿、甜瓜等;抗眯唑啉酮的有烟草和玉米;抗草甘膦的作物有番茄、油菜、大豆、杨树;抗萎去津作物有大豆;抗草铵膦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抗溴苯腈作物有油菜、棉花、马铃薯、番茄。
2.4 品质改良及抗逆性
改进作物品质主要是质量上的改变,其次是作物抗性的改变,即抗旱、抗盐、抗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固氮效率等等。改进品质主要依据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成分和比例。它们的成分和比例不同,其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也不同,如玉米的15 kb的贮藏蛋白质基因转移到大豆中去,可以得到蛋氨酸含量高的转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阳市修文县50头种猪养殖建设项目.doc
- 贵阳职业技术学第二标段工程模板施工方案.doc
- 贸大翻硕-2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日语口译考研真题笔记精编(集训营辅导).doc
- 贸大翻硕-2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日语口译考研真题笔记解析(集训营辅导).doc
- 贸大翻硕---201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日语口译考研真题分享笔记(集训营辅导).doc
- 贷款信用保险在额贷款中的作用分析.doc
- 资产减值准备会与税收处理的差异及协调.doc
- 资产——固定资练习题答案.docx
- 贺志明教授任职来(2007.10-2013.9)课题研究及其成果.docx
- 资产评估综合试(一)及参考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