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个主题不可丢掉的传家宝4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主题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说课稿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的第二个主题《不可丢掉的传家宝》。我解说的题目是 :以德养性 激励导行。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说:一、分析教材,把握目标,二、摸清学情,有的放矢 三、梳理思路,资源整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成由节俭,败由奢”。自有人类以来它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与发展。再富有的豪门也要教育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老百姓更是把勤俭节约当成了传家之宝,一种美德佳话。 勤俭节约也是世界性的话题。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的主题是节俭,围绕这个主题教材设置了5个小课题: 1、“节俭日”里话节俭 2、发生在家里的事 3、算算家庭账 4、说说零用钱 5、从一粒米说起。
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节俭这一传统美德的认识;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联系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资源与人口矛盾突出等国情,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思考节俭的意义:并且把这个传统美德与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联系起来,将节俭转化为学生自觉、持久的行为。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题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态度目标
理解和尊重他人包括长辈的各种节俭行为,以节俭为荣,以挥霍为为耻。
●能力目标
能区分什么行为是节俭,什么行为是浪费,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零用钱,懂得什么是量入为出。
●知识目标:
知道节俭是人类普遍珍视的优良传统,是对环境和人类劳动的尊重。了解节俭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二、摸清学情,有的放矢。 我们今天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花钱大手大脚,毫不吝啬。纵观校园各种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由人想起一句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针对这些问题,无论从中国的地理环境,还是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考虑,我们始终认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的美德及事业有成的条件。
三、梳理思路,资源整合
《不可丢掉的传家宝》紧紧围绕节俭这一话题,每个小课题的教学内容层层递进。
这一课我设计了个步骤:
情景引入 课前先了解我们有的同学一天要用2-3元,有的甚至花7、8元。
情景在现 看看山区学生的生活状况,这些山区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和我们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看到这些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并为自己平时的浪费行为感到羞愧 。
数据显示
我国资源缺乏状况,在物质富裕的今天我们该不该提倡节俭?
(1)、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2)、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 日本67%,?韩国64%,,瑞典54%,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16.5%。
(3)、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
从这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森林覆盖率落后于许多国家,我国矿产总资源和人均占有量的地位悬殊,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困难,节约资源已经不仅是我们的个人行为,它已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话题。
搜集节俭故事、节俭名言,激励导行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
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成由节俭败由奢 ;
节约如同燕衔泥,浪费就像河决堤。
在《从一粒米说起》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实际计算一下:
《一》、每千克的大米约为34000颗,如果全国人民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能节约多少千克米?
12.5÷3.4万≈36764(千克)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吃1.5千克米,可供这家人吃多少年?
37674千克÷1.5千克÷365≈67(年)
《二》、如果每人每天浪费300毫升的水 ,
三亿少年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