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培训课件_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及控制策略胡继红.ppt

培训课件_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及控制策略胡继红.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感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同时它也是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常见细菌(CNS中耐甲氧西林菌株) 可产生大量细胞间脂多糖粘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n,PIA)与细胞外粘液样物质(Extracellular Slime Substanece,ESS),可通过不同途径吸附在导管表面,引致导管所致的感染。 动物实验已证实PIA、ESS具有干扰宿主防御功能,ESS可抑制B淋巴细胞的遗传性质、使合成免疫球蛋白减少;还可干扰吞噬细胞;可保护包埋在其中的葡萄球菌免受抗生素的作用,由于膜状物形成的生物膜 ,使得感染灶中细菌可以不断释放,从而引起败血症。 BF引起脑脊液分流术后感染 导管内表面 导管外表面 球菌和杆菌 C.A.Fus, European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s Diseases,Volume 12,Number 4,April 2006 控制BF引起细菌耐药的策略 1、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 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选用能透过生物被膜的杀菌剂。 喹诺酮类药物:氟罗沙星、加替沙星等对细菌生物被膜有较好的渗透性, 对生物被膜下生长缓慢的细菌也有的杀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等可抑制细菌生物被 膜的形成,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时,可提高后者对细 菌生物被膜的渗透性和对被膜下细菌的杀菌活性。 微生态制剂主要有三类: 即益生菌(probiotics) ,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 益生元(prebiotics) ,如双歧因子和各种寡聚糖等; 合生元(synbiotics) ,即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的生态制剂。 (李彤,庄辉,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 年5 月第22 卷第3 期)  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采用抗藻酸盐血清或藻酸盐单克隆抗体、蛋白水解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S . aureus ) 转肽酶( sor2tase) 细菌表面蛋白的分泌定位有关(存在于G+菌中) 该酶缺陷株不能正常表达表面蛋白,从而大大减弱诱变株对宿主的粘附性和致病性。 新药目标:转肽酶、EPS 和细菌密度感应信号系统 (干扰、降解已形成的EPS 和AHL) 特点——不杀死细菌,只破坏细菌在宿主体内的粘附、定植和形成保护性的BF 优点——细菌发展抗药性的环境压力较弱,不易产生抗药性。 Mazmanian SK, Liu G, Jensen ER , et al . Staphylococcus aureus sortase mutants defective in the display of surface proteins an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nimal infec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00 , 97 : 551025515. 3、改进生物医学材料(抗细菌粘附) 对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可通过—— 改进生物医学材料防止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各种临床应用的导管、插管和医用合成材料。表层镀 银的合成材料可预防BF 污染心脏人工瓣膜和导尿管等。 应用超声、弱电流等方式清除细菌生物被膜。 (李彤,庄辉,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 年5 月第22 卷第3 期)  * 对FQs 的耐药率高达 70% 对3-4代头孢菌素耐药机制几乎全为ESBLs 其中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保持了高效 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及 控制策略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胡继红 2008.08.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自然界的抗生现象。 每一种抗菌药物进入临床后伴随而来的是细菌的耐药,即细菌在高于人类接受的药物治疗剂量浓度下能生长繁殖。 这种耐药可能与整个种的固有特性有关(天然耐药),也可能敏感菌种通过变异或者基因转移获得(获得性耐药)。 耐药基因决定了各种各样的机制,使细菌抵抗特定抗菌药物的抑制作用。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表现: (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感染增多; (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在世界范围,包括许多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