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梁井田采区毕业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家梁井田采区毕业设计说明

前 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的一个环节,它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在刘家梁矿实习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各位指导老师,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圆满的完成了设计工作。毕业设计是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系统的熟悉矿山开采设计、建设、生产以及安全的各个环节和系统的掌握有关知识,为以后从事矿井设计、建设、安全技术工作,技术管理工作及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对矿山开采规划与设计基本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教育,对矿山开采,矿山安全筹划等知识和技术全面,系统的应用能力的初步训练,对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矿山规划与设计基础技能(绘图技能、文字表达与计算机技能等)的全面的初步的训练。了解矿山开采中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并能正确应用有关规定。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 刘家梁井田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轩岗镇。该矿井田北临黄甲堡井田(已关闭),南接六亩地井田,西接焦家寨井田。井田范围东、东北以六亩地矿铁路专用线及L4、L5、L6钻孔连接,与黄甲堡矿相邻,南与六亩地矿界及F1断层为界;北以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760m为界。 北西以后口断层为界。井田走向长3.3~4.7km,倾斜宽4.2km,面积10.2737km2。刘家梁煤矿宁武煤田位于山西台地背斜北中部,属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形构造之前弧褶皱东翼中段内侧,为继承性上迭构造盆地。呈狭长带,沿北、北东方向伸展。轩岗矿区位于宁武煤田的东北端,区内走向断层发育,倾角一般在60°~75°。主要断层有黄甲堡断层、段家堡断层、漫坡断层,均为南东盘下降的正断层,落差均在300m以上。区内另一组与上述断层相协调,多为北西盘下降,以后口断层为代表。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石炭系的本溪组、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石盒子组,三迭系刘家沟组及第四系黄土、冲击层等,其中以二迭系石河子组分布最广。 第二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刘家梁煤矿煤系地层平均厚度为106.00m,共含煤层8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20.01m,含煤系数为18.9%。主要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16.23m,工业价值含煤系数为18.2%。按煤层赋存情况分为上下两个煤组,2号、3号、4号煤层属上组煤,5号、6号煤层属下组煤。主要可采煤层为2号、5号煤,截止2009年底,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累计探明储量22614.1万t,保有储量19043.3万t,可采储量5997.3万t,累计动用储量3383.7万t,累计采出量1888.1万t,累计损失量1495.6万t。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均以气煤为主,次为焦煤。各煤层均为黑色、亮黑色,具有玻璃光泽,亮煤中裂隙发育,比重随灰分不同而异,断口为阶梯状和参差状。2号煤强度较硬,3号煤较脆,5号煤较软。2号煤比重为1.44t/m3,3号煤比重为1.35t/m3,5号煤比重为1.40t/m3。原煤灰分一般在25%左右,2号、5号煤为富灰分煤,3号煤为中灰分煤。 第三节 井田境界与储量 刘家梁井田位于山西省原平市轩岗镇。该矿井田北临黄甲堡井田(已关闭),南接六亩地井田,西接焦家寨井田。井田范围东、东北以六亩地矿铁路专用线及L4、L5、L6钻孔连接,与黄甲堡矿相邻,南与六亩地矿界及F1断层为界;北以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760m为界。 北西以后口断层为界。井田走向长3.3~4.7km,倾斜宽4.2km,面积10.2737km2。截止2009年底,依法认定的资源储量:累计探明储量22614.1万t,保有储量19043.3万t,可采储量5997.3万t,累计动用储量3383.7万t,累计采出量1888.1万t,累计损失量1495.6万t。 第四节 矿井开拓 一、矿井开拓部署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主立井采用混凝土浇注,用于提升煤炭和矿井进风。副立井采用混凝土浇注,用于矿井矸石提升,设备材料及人员升降,矿井进风。井下在+965m水平布置电机车运输大巷,运输大巷在5号煤底板石中开凿,兼供上下组煤使用,上组煤2号、3号煤层不布置运输大巷。在大巷上部布置采区,在采区两侧布置采煤工作面。上组煤的采区上下山用溜煤眼和采区车场与主要运输大巷连接。各组煤采区上、下山采用集中运输。上组煤回风轨道上山布置在3号煤层中,胶带运输上、下山布置在3号煤层底板岩石中,下组煤上山布置在6号煤层中。从采区上山掘进岩巷进、回风车场、进风斜巷与工作面进回风顺槽相接,213采区分两翼对称布置工作面,512采区、513采区单翼布置工作面,512采区及513采区设计能力均为150万t/年,213采区设计能力为100万t/年。 二、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全矿有5个井筒,其中3个进风井(主、付立井、东进风斜井),2个回风井

文档评论(0)

qjr8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