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渣坑运渣通道及中央控制室支撑模板施工方案.doc

 炉渣坑运渣通道及中央控制室支撑模板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炉渣坑运渣通道及中央控制室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 程 概 况…………………………………………………………… 2 二、编 制 依 据…………………………………………………………2 三、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选用………………………………………………3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3 4.1、梁模板施工…………………………………………………………… 3 4.2、楼 板 模 施 工……………………………………………………… 6 五、模板的拆除………………………………………………………………6 六、成品保护措施……………………………………………………………7 七、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7 八、安全施工注意事项………………………………………………………8 九、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9 十、强制性条文………………………………………………………………9 十一、施工班组作业项目事故隐患排查/预控表…………………………10 十二、施工工序“三条铁律”…………………………………………… 12 十三、模板系统验算……………………………………………………… 13 十四、监测措施…………………………………………………………… 31 十五、应急救援预事……………………………………………………… 32 炉渣坑运渣通道及中央控制室支撑模板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炉渣坑运渣通道及中央控制室布置在锅炉跨C3-C4-C5-C6-D列/3-17轴内,C3-D列25m宽,3-17轴长117m。C3- C6间距为15m为炉渣坑运渣通道,布置两台渣吊行车Gn=10T , S=13m。C3、C6均钢筋混凝土柱,在+8.35m处有牛腿,放置钢行车梁。C3柱截面为1.35×0.9m; C6柱截面为1.4×0.8m。C6-D列0m 3-5轴,13-15轴布置两个低压变频器室,5-12轴为低压配电室, C6-D列4.5m层4-5轴布置有1#吊渣控制室; 14-15轴为2#吊渣控制室; 5-14轴为管道及电缆夹层。C6-D列8m层3-17轴依次布置为:交接班会议室,电自备品间、蓄电池室、继电器室、中央控制室、DCS机柜室、男更衣室、女更衣室、小餐厅。C6-D列跨度为10m其中4m(4.5m)、8m层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梁截面为250×900mm,板厚100mm。C3-D列14m层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梁截面为400mm×1000mm,板厚100mm。 C6-D列4m(4.5m)为现浇板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m(4.5m),脚手架座落在0m砼基础上。8m层架子座落在4m(4.5m)层上,搭设高度为4m(3.5m)高。14m层搭设高度为6m高,座落在8m层楼面上。C3-C6炉渣坑运渣通道底标高为-5m,故此跨14现浇板需搭设高度为19m,长约117m的满堂红脚手架,此脚手架全部座落在-5m层渣池钢筋混凝土底板上。并与C6-D列的架子相连接。 二、编制依据: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2.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4-2005 2.7、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8、主厂房建筑施工图(44-204X2) 三、模板支撑系统材料选用: 本工程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方木采用45mm×90m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0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 4.1、梁模板施工: 4.1.1、工艺流程: 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 4.1.2、根据主控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 4.1.3、梁模支撑: 梁模板支撑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m;立杆须设置纵向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楼)面200mm;立杆全高范围内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杆,沿梁方向间距1m。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换处立杆加设保险扣。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 4.1.4、剪刀撑: 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二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度。 4.1.5、梁模板安装: 4.1.5.1、大龙骨采用φ48×3.0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5mm×90mm

文档评论(0)

xll80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