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粪便细胞 正常:红细胞:0/高倍显微镜。白细胞:偶见/高倍显微镜。 异常:①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 ②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 正常:阴性。 异常: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正常:阴性(无致病菌)。 异常: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血液常规检查 1.白细胞(WBC或LEU)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L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 ×109/L 6个月-2岁为(11.0-12.0) ×109/L; 4-14岁为8.0×109/L左右 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2.白细胞分类(DC)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75(40%-75%), 儿童0.3-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减少 常见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 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 (4)淋巴细胞(L) 增多 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 减少 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何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 增多 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3.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周围血液中幼稚的中性杆状粒细胞(如晚幼粒,杆状核)应为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4叶,为0.5-0.7(50%-70%). 临床意义:(1)核左移:幼稚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的5%,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盛。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体内有炎症病灶者。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数超过10×109/L时,中性杆状粒细胞大于6%,为轻度左移; 大于10%为中度左移;大于25%,为重度左移。2)核右移: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叶或更多(甚者15叶)。表示衰老白细胞增多,造血功能减退,如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5叶核白细胞大于3%),则为疾病的危险预兆,预后不良。 4.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 单位:个/L 正常值:(50-300)×106/L 临床意义:同白细胞分类 5.红细胞(RBC或BLC) 单位:个/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 成年女性为(3.5-5.0) ×1012/L 新生儿为(6.0-7.0) ×1012/L 婴儿为(3.0-4.5) ×1012/L 儿童为(4.0-5.3) ×1012/L 临床意义:(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 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6.血红蛋白(HB或HGB)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 成年女性为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婴儿为100-140g/L 儿童为120-140g/L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 7.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 0.40-0.50(40%--50%) 女性为0.37-0.48(37%--48%) 新生儿为0.49-0.60(49%--60%)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 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培训课件_胆囊结石实习生.ppt
- 培训课件_医学检验自建检测系统的校准.ppt
- 培训课件_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ppt
- 培训课件_CAP实验室认证项目简介.pptx
- 培训课件_重症病人的氧输送与氧耗.ppt
- 培训课件_如何做好临床实习.ppt
- 培训课件_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ppt
- 培训课件_我国医学检验之发展.ppt
- 培训课件_中风中医护理方案.ppt
- 培训课件_第二十三章 急性中毒的药物治疗.ppt
- DB41T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docx
- 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docx
- DB41T 2482-2023 洋葱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512-2023 皂荚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ocx
- DB41T 559-2019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docx
- DB41T 618-2010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工程质量计划通用要求.docx
- DB41T 293.12-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docx
- DB41T 543-2015 李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562-2019 有机热载体锅炉定期检验规范.docx
- DB41T 561-2019 在役超高压人造水晶釜定期检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