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动及学术思想.docVIP

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动及学术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动及学术思想

回忆梁启超 周传儒 注:本文选自《广东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1993年6月出版。周传儒(1900~1988)四川江安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28年毕业,入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1年以全国第一名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剑桥大学,专攻世界史和近代外交史,后入柏林大学学习,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任东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等校教授。系九三学社会员,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英国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史学会顾问、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有《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书院制度考》、《中国历史学界的新派别、新趋势》等著述。 一、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政治活动及学术思想     梁启超先生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6岁中举。入阮元创办的学海堂学习.听同学陈千秋说康有为学贯中外,相约去看他,但去时心中尚不服气。一因康有为年龄比梁先生大。而未曾中举;二因康有为布衣上书、名气虽大,学问到底如何尚不知道。经谈话后大为折服,拜门为弟子。后请康有为开万木草堂讲学。在万木草堂有4个人名气最大,即麦孺博、陈千秋、梁启超、曹箸伟,人称“四怪”。     梁重墨学,不讲六经,说明梁与康有为名义上是师生,而在学术上没有随康氏。康有为讲今文经学,重《公羊传》;梁喜《左传》,平时不大讲三世说,也不谈《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据此可见,梁任公与康有为思想有差异。     康有为书法从碑变出,自成一体。梁跟康氏不同,他不谈碑学。我所知道的碑学知识也是从康有为处学来的。康住在青岛时,梁带我去看康,介绍说我是他很得意的学生,康先生很客气,碑帖让我随便翻,因此我看到很多碑文。学了不少碑学知识。梁临过张迁碑,字学王羲之,晚年把王字与张迁碑结合在一起,所以字也不属康派。     梁写文章也不学康有为。在日本时作诗较多,一般是抒发自己的怀抱。我曾看到梁写的一首诗,中有“晓来馨艳盈怀抱,采得幽兰欲赠淮?”写自己有报国热心,怀抱很大,但现在流亡日本,对光绪帝也帮不了什么忙。表现了愁绪满怀,无从发泄的心情。他跟四川诗人赵尧生酬唱较多,赵氏的字写得很好,喜欢作诗。梁作诗也受他影响,喜作律诗、绝句。梁还很赞赏黄遵宪的诗。所以梁诗风也和康有为不同,康氏喜作古风。     在政治上,梁与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起公车上书,没有成功。后来梁在上海办《时务报》,影响很大。梁与英国人李提摩太有来往,李提摩太参加强学会,梁曾任他的秘书(李提摩太后来在山西办大学,用庚子赔款的钱办学,因当时山西负担赔款费最重。时在办北京大学之前。)梁在上海不久,陈宝箴请他到湖南办时务学堂。梁在时务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是最大的收获。     戊戌政变发生,六君子死难。康广仁本来在广州行医,因那年春天梁患重病,康广仁到上海来为他看病、护理,以后就随同梁赴京。康广仁实际上没有参加变法活动。所以政变发生,到广东会馆抄捕时,康广仁毫不在意,以为自己没事,结果被捕,未经审问,即被杀了头,实为冤枉。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不愿走,他说“各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而成功者,有之,请自嗣同始。”决心以身殉国。他临刑时作诗说:“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张俭是汉末人,因党祸逃亡,沿途人家收留他的,皆被杀,牵连很多人,这里指康有为逃亡在外。杜根指黄遵宪,政变发生前,康有为得光绪密诏到上海办报,康氏推荐黄遵宪到北京代替自己筹划一切。光绪帝发电各省,如发现黄氏立即命他进京。黄氏因拉痢疾,滞留上海,一直未能动身,一个多月后,政变发生了。“待杜根”即指等黄遵宪进京。黄如进京,伊藤博文肯帮忙,因黄氏曾是驻日外交官,他跟英国人关系也很好,李提摩太很尊重他。如黄遵宪能早些代康辅政,局面也许不同。   “去留肝胆两昆仑”,去者指康有为(康面色黑),留者指大刀王五,是北京镖局局长,与谭氏关系密切。光绪囚于瀛台,大刀王五去探看,因北海结冰,可以过去。光绪叫他快走,说很危险,不可久留,王五即返回。谭嗣同在湖南会馆还养有一批绿林豪杰,但都未起作用。—政变发生前,袁世凯实际上与康有为是坐同一列火车到天津的,袁没有发觉。到天津后,日本人送康有为上船,第二天即发生政变。慈禧命天津海军道追捕康有为,海军派“飞鹰号”去追,半途以无煤折回。船上火夫等都是广东人,可能是他们不愿意追,藉口无煤,半途折回。梁到广西讨袁,也是由广东船员掩护,躲在锅炉房里南下的。当年广东人在船上千活的特别多。     康有为第一站到烟台。烟台道台接北京电,说光绪帝被康毒死,要立即逮捕康归案。道台当时在吃饭,没有拆开电报看,饭后,康船已开。英驻上海领事接李提摩太电,叫他掩护康逃走。船到外海,英人持照片上船见康,叫他下船到军舰上去,并示康以李提摩太电。康氏本想到上海见黄遵

文档评论(0)

vtango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