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方案
K17+320~K22+867.636
隧道安全环保专项评估方案
1、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设计施工图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JTJ076-95)
5..
7.
2、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ZK17+418~ZK19+318,长1900m,右线K17+422~K19+325,长1903m,隧道净空:10.25×5.0m。隧道洞身地段未发现断层构造,覆盖层主要为全新统素填土、坡积成因含碎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碎石等,分布范围及厚度较小,下伏基岩层主要为志留系中统吴家院组泥质灰岩、粉砂质页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龙马溪组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等。围岩级别依次为Ⅴ、Ⅳ、Ⅳ、Ⅴ级。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2.1地形地貌
2.2.2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含粉质粘土、碎石等,分布范围及厚度较小,下伏基岩主要为志留系中统吴家院组()泥质灰岩、粉砂质页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龙马溪组()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等,想将隧址区分布的地层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第四系(Q)
素填土()①:灰褐色,稍密,稍湿,主要由碎石及粉质粘土组成,表层0.3m为种植土。该层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斜坡地段乡村道路处,层厚约1.0m
含碎石粉质粘土()②:黄褐色,可塑、稍湿,含10-20%粒径30mm-80mm的泥质粉砂岩碎石,表层0.3m含植物根系。该层广泛分布于隧址区斜坡地段,层厚0.5m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00kPa,摩阻力标准值=50kPa。
粉质粘土()③-1:灰黑色、褐黄色、可塑、稍湿,含少量有机质及铁锰质结核,表层含植物根系。该层隧址区局部段分布,层厚0.5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50kPa,摩阻力标准值=40kPa。
粉质粘土()③-2:褐黄色、褐色,中密,稍湿,含少量碎石。该层隧址区局部段分布,层厚0.6m-2.1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00kPa,摩阻力标准值=50kPa。
碎石()④-1:褐黄色、褐色,中密,稍湿,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65%,粒径一般20mm-60mm,母岩成分主要为主要为粉质页岩,多呈棱角状,粉质粘土冲填,颗粒级配一般。该层分布于隧址区局部斜坡地段,层厚8.7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500kPa,摩阻力标准值=180kPa。
碎石()④-2:褐黄色、褐色,中密,稍湿,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65%,粒径一般20mm-70mm,母岩成分主要为主要为粉砂质页岩、泥质页岩,多呈棱角状,粉质粘土冲填,颗粒级配一般。该层分布于隧址区局部斜坡地段,层厚8.7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500kPa,摩阻力标准值=180kPa。
志留系中统吴家院组()
强风化泥质灰岩()⑤:灰色、灰白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多为方解石脉充填,局部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岩心呈2cm-5cm的块状岩质较硬,岩体破碎。该层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浅部,揭露厚度9.7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600kPa,摩阻力标准值=160kPa。
强风化泥质灰岩()⑥-1:灰褐色、青灰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很发育,岩心呈2cm-7cm的碎块状,少量饼状,岩质软,岩体破碎。该层广泛分布于隧道洞身段浅部,揭露厚度9.7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500kPa,摩阻力标准值=100kPa。
强风化泥质灰岩()⑥-2:灰褐色、青灰色,泥质结构,页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10cm-30cm的柱状,最长120cm,少量短柱状及饼状,岩质较软,岩体较完整,RQD=70-85%。该层广泛分布于隧道洞身段,揭露厚度69.5m-82.6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0kPa,摩阻力标准值=150kPa。
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
中风化细砂岩()⑦:灰白色、青灰色,细砂质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10cm-30cm的柱状,最长120cm,少量短柱状及碎块状,岩体较完整,RQD=80%。该层分布于隧道洞身局部地段,揭露厚度49.3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200kPa,摩阻力标准值=240kPa。
强风化粉砂质页岩()⑧-1:青灰色,泥质结构,页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岩芯呈碎块状及饼状,岩质软,岩体破碎。该层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及出口段,层厚0.4m-4.0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500kPa,摩阻力标准值=100kPa。
中分化粉砂质页岩()⑧-2:青灰色,泥质结构,页理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15cm-30cm的柱状,少量短柱状及饼状,岩体较完整,RQD=70-85%。该层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及出口段,揭露厚度6m-50.6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1000kPa,摩阻力标准值=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