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论媒介记忆活跃与凝固的尺度和张力探索.docVIP

邵鹏,论媒介记忆活跃与凝固的尺度和张力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鹏:《论媒介记忆活跃与凝固的尺度和张力》,《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9期。 论媒介记忆活跃与凝固的尺度和张力 邵 鹏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媒介是一个不停述说的体系,是记忆在这一体系中从活跃到凝固、再从凝固到活跃的反复不断地激活和唤醒过程。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核心与载体,既需要存储久远,也需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传播、聚合和分享。传播要素的聚合与发力,无疑会使整个传播过程充满活力与能量,使记忆更加饱满。时间是记忆的磨刀石,会磨消记忆,带来遗忘,而阻滞遗忘、强化记忆的利器是适度的重复和再现,让媒介记忆的活跃与凝固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尺度和张力。如何科学合理地重复和再现记忆,从中找到寻规合律的路径,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媒介记忆,文化记忆,遗忘,重复与再现, 媒介是一个不停述说的体系。报纸每天固定出版,广播电视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网络媒体一刻不停地随时更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记忆工具,信息在媒介的空间中是嘈杂和流动的,就如同一个不停播放的“大喇叭”,它的声音无休无止,从不停歇,却无法真正的使记忆得到静止与凝固,这有违于我们对于记忆特别是历史记忆的传统想象。在传统想象中,铭文、竹简、图书、报纸、杂志等媒介的记忆是固化的、物化的,甚至是凝固不动和一成不变的。韩愈说:“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答张籍书》)魏裔介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琼瑶佩语》)他们都认为,口头传播过耳不留,而书写传播则流传久远。声音如风过枫林,听到它却抓不住它,而图书馆里的报刊书籍却可供人们随时查阅,博物馆中的历代书画也可让我们尽情观赏,使得凝固的记忆在新的语境中再次活跃起来。 因此,即便人类大脑的记忆如同“一张可以随时擦除的白纸,没有记忆负担,写了即抹,抹了又写,每次都是最新最刺激的信息,缺少有很久保留价值的东西。”但是,当一段留存的记忆在大脑中重新活跃的时候,激活的既是回忆也是叙述的改造和重构,因为“只有叙述无休无止,回忆才将保持活跃。”如果一段回忆长期得不到个体或媒介叙述的激活,始终处于尘封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这段记忆正在逐渐走向遗忘与消失,回忆将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吃力,最终无法再被人们所提及。因此,记忆在媒介空间中的积淀和延续,是一段记忆在这个“喋喋不休”的媒介讲述体系中从活跃到凝固、再从凝固到活跃的反复不断地激活和唤醒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记忆会一次一次地被重新激活和唤醒?什么样的记忆能够在媒介空间中被延续和传承?又有哪些记忆会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消逝在媒体和社会的喧嚣声中或另一段记忆之后? 一、“万众瞩目”:媒介聚合下的记忆 回溯人类的记忆史,在缺乏文字符号的口述记忆中,记忆仅是存留于器官中的鲜活回忆,是经验或道听途说。在口述记忆的空间中,社会群体成员间的相互讲述、讨论,以及节日、庆典、仪式所创造出的交流空间等形成了鲜活的记忆,并最终形成了社会成员间的共享记忆。这种口述记忆“随着时间产生,又随着时间消逝,更确切地说,随着它的载体产生和消逝。当将记忆具体化的载体死亡之后,它将要让位于新的记忆。”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心记脑存”的肉身记忆,显然“既不能‘通之于万里,推之于百年’,亦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重组和丢失。”因此,没有文字符号的口述记忆必然短暂的、凌乱的和琐碎的,并且充满了各种个体经验框架下的信息加工与删节。 文字符号所固化的媒介记忆,不仅可以让人们“反复阅读、慢慢译解那些超越时空来自远方的信息或早已逝去的人留下的信息,并用它来保存和继承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而不必费尽脑汁去铭记。”更为重要的是,文字记忆拥有相对连续、具体、固定的符号形式,具有普遍性的书写、编译、演示和识读系统,使文字记忆能从原本的散乱易失变得越来越精致、系统和逻辑严密。只要这些文字符号所组成的记忆单位成为媒介,或保存起来,放在存贮库和数据库之中,就可以被随时随地检索、提取和调阅,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琐碎的细节、甚至无足轻重的轶事趣闻都可以在适当时机再次成为人类记忆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 文字符号给予记忆的是时间上的久远和空间上的广阔,人们无需再为记忆耗费更多精力。它改变了人类记忆的肉体形式与思维的基本面向,使得记忆能够从时空的束缚中得到解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字符号所固化的记忆就是不朽,尤其是当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大众传播时代,即便是那些精心撰写、妥善保管的信息也会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吞没或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 媒介记忆是人类一切记忆的核心与载体,既需要存储久远,也需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传播、聚合和分享。媒介对于记忆的影响不同于文字符号,尤其是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技术成了记忆传承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媒介记忆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