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水泥环空气体窜流原因分析及防控技术
单位代码:10615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注水泥
1. 绪论
多年以来,钻井、固井作业期间以及固井作业后,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环空已被认为是石油行业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其中最为关键和最危险的问题之一就是气窜,这也是经常发生的问题Bearden等,1964年;Carter等,1970年;Sutton等,1984年[1,2,3]。固井作业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次固井作业的两个主要目的就是支撑套管和实现层间封隔,气窜层间封隔的目标难以实现,所以石油行业的挑战就是实现长期层间封隔、防止气窜发生[4,5]。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气窜也称为气体连通或气体泄漏Carter等,1970年、环空气体流动Garcia和Clark,1976年、气窜Parcevaux等,1983年、固井后流动Webster和Eikerts,1979年或气体侵入Bannister等,1983年,是几乎所有天然气井固井都存在的一个潜在问题,最严重的气窜就是井眼失控造成井喷,最轻微的后果是井口增加一定的压力,至于气体在井下层间相互窜通则很难被检测出来[1,6]。后环空气窜是所有天然气井固井都要面临的一个潜在的重大固井工程技术难题,严重的环空气窜不仅使后续钻井作业、射孔作业以及增产措施无法顺利实施,还会影响建井周期、油气的安全开采以及产能的提高,甚至可能全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7,8,9]。天然气井固井至今仍是全球性的头疼问题,全世界约有25%的完钻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环空气窜问题[1],一旦发生气窜,很容易变成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固井后环空气窜的问题。美国矿产管理服务机构(MManagement Services)提供的统计数据见图1-1图1-1示墨西哥湾外大陆架(O)地区的井中井龄划分出现套管带压(SCasing Pressure)的井所占的比例,这些数据中没有包含联邦水域或陆上的井[1]。美国墨西哥湾大约15500口井中,有6692口井或43%的井至少其中一个套管层次带压,约10513个带压的套管层次中,47.1%是生产套管、26.2%是表层套管、16.3%是技术套管、10.4%是导管。
国内各油田多数天然气井固井后数天、几月后即发生套管带压、悬挂器喇叭口冒气,致使生产时井口带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油气井开采寿命,对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极为不利。四川油气田龙岗1井、2井和3井测井结果表明固井好,但是固井后一段时间9?″技术套管和7″套管环间带压,大庆油田徐深10、901井等5口井套管环间带压,塔里木油田克拉气田多口井也是13?″技术套管和9?″技术套管环间带压。
图1-1 套管带压(SCP)的井与井龄之间的关系[1]
固井作业是联系钻井作业和后期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油气田安全合理开发和后续作业的正常进行。固井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也是一项隐蔽性强、不确定因素多、投资大占整个钻井成本的15%~30%、风险高、且具有一次性作业特点的系统工程,考虑一个环节,可能引发环空气体窜流,层间封隔失效,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环空发生气窜后,只能在小范围内通过挤水泥予以补救,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影响了后续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效果,有时甚至无法弥补[12,13]。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和能源供应紧张的加剧,近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逐渐加快,所钻井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固井所面临的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钻井越来越深,井身结构趋于复杂,井身结构的局限性导致固井质量难以;
(2)井底温度、压力越来越高,水泥浆性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高温高压下失水过大、稠化时间调控困难),环空浆柱结构设计难度加大,无形之中加大了防气窜难度;
(3)为了建井周期大规模采用空气钻井、欠平衡钻井等新工艺,导致钻井作业时井眼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不利于注水泥作业提高顶替效率;
(4)井下情况复杂多变,如地层压力层系多、气显示段多、漏层多,平衡注水泥困难,难以在候凝过程中压稳地层流体;
(5)腐蚀性地层流体的存在(盐水、H2S和CO2)、开发力度加大以及增产措施等后续作业对水泥环的长期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因为固井作业面临问题的复杂,所以到目前为止,环空气窜问题在国内外都还时有发生,有的地区甚至大面积发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环空气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影响因素多、杂,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2]。环空气窜既可其中某些因素单独作用,也可由其中某些因素综合作用,且不同的影响因素,其作用时间、作用原理、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进一步增加了固井作业防气窜的难度[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