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60年農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回顾.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60年農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回顾

化工60年:农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回顾 ??? 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人民的吃穿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农药工业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选派专业人员出国深造、培训、技术考察、技术交流、探试技术和装置引进与合作、投资建厂和装置技术改造到必需进口的农药和专用中间体、加工助剂所需外汇都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重视、落实和逐以解决。   至目前,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已研发和生产300多个农药品种,创制出30多个已获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新农药,还有我国创新的但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农药品种6种,已获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制剂,6000多个。其中常规使用的品种250多个,制剂3000多个,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农林牧渔及卫生防治的要求,另外,我国每年向欧、美、日、澳大利亚、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40~50万吨农药,进出口额多年都为顺差。作为农药行业的工作者,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国农药工业的业绩而自豪。   也正因为如此,回顾一下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农药工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对于坚定信心,使我国农药工业由生产大国转变为生产强国、创新强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1 我国现代农药工业的起步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所谓起步,指现代有机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所需高级人才培养、研发和生产等的起步。   所谓起步,不是很准确,仅是笔者个人想法。   1.1 世界现代农药的起步   1874年,德国Zeidler合成了滴滴涕(仅为有机化学制备理论的研究),于1936~1939年瑞士Miller发现其杀虫效能和使用价值,1943年传播国外,1944正式发表,1945年Ciiba-Geigy公司实现了产业化。权威人士一般把1945年作为世界现代农药的起点。   早在1825年Faraday发表了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Van der Linden发现了4个异构体;1947年发现?异构体,1952年又发现了2个异构体,1942~1943年发现了六六六的杀虫效力(?异构体效力最大),很快实现了产业化。继滴滴涕、六六六产业化之后,有机氯农药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异艾氏剂、氯化莰、氯化蒎等相继出现。   德国Schrader在1943年就合成了一系列磷酸酯类化合物,并发现了对昆虫的强烈触杀作用,如TTPP、HETP、E600、E605..。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磷农药出现了,而且发展的最为突出。最早出现的是特普(TEPP)、对氧磷(600),其后是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1948年德国Schrader又合成了内吸磷(1059)和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二者都是内吸性杀虫剂,它们的出现和应用是农药使用方式上的重大发展。继后,高效、低毒和较低毒性的氯硫磷、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乐果、二嗪磷、杀螟硫磷等相继问世。   这一时期,美国研究杀虫剂和植物化学仍在继续,因为对植物性药剂所含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的了解,对于有机合成药剂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研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的成功,美国自1950年开始生产了几种拟除虫菊素。拟除虫菊素对防治病媒害虫有很好的效果。1950年前后又合成了杀鼠剂“安妥”和“华弗林”。   杀菌剂出现了有机硫类的福美铁、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六氯苯、有机汞类,克菌丹、敌菌丹等。   除草剂出现了2,4-滴、2,4,5-涕、2甲4氯、2,4-滴丁酯、敌稗、除草醚等。   1.2 我国现代农药的起步   我国现代农药的起步,从时间上不算晚多少年,但是,总体上起步要比国外晚5~10年。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四川的中央工业实验场(厂)曾开始滴滴涕的合成研究,1950年四川泸州化工厂新建滴滴涕车间,1951年投产,产量113吨,主要用于卫生防治。   早在1949年,黄瑞纶、邢其毅、周长海等对用做种子消毒剂的醋酸苯汞杀菌剂的试制进行了合作研究,用它作为种子消毒剂。1950年黄瑞纶、邢其毅、周长海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种子消毒剂有机汞化合物的试制,汞制剂的制备》一文。   中国研究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并引用到农业生产上,则以胡秉方、陆钦范等为最早。1950年,胡秉方将合成对硫磷的四种方法加以研究比较,认为Fletcher的五硫化二磷法最为简单经济,其反应条件较易控制,为我国大量生产对硫磷打下了基础。陆钦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开始了对硫磷的小型生产。   20世纪50年代初,南开大学杨石先先生和他的助手首先合成了我国独特的生长调节剂。   华北农科所、上海病虫药械厂研制的六六六也于1951年投产,之后浙江化工研究所研制的毒杀芬在浙、闽、皖等省投产。   1952年沈阳化工研究(原东北局化工研究室)为了抗美援

文档评论(0)

cwh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