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丢丢铜仔》是一首台湾汉族童谣,又称“宜兰调”,是流传于台湾宜兰县的民歌曲调,原为儿童民歌。描写的是老式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情景。原乐曲形式为小二段式,简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意味。 采 茶 灯 福建民歌《采茶灯》,曲调来自福建龙岩地区的民间小调《采茶蝶》,是一首享誉国内外的歌舞曲。教材选用的是经整理后的《采茶灯》,取传统的曲调,填入表现新生活的歌词,以流畅平稳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表达了采茶女翻身做主人后,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感激之情。 云南民歌《采茶调》,其曲调由云南花灯的“凤穿花”改编、整理而成。其音乐性极强,这首民间小调的旋律委婉、妩媚,最有特征的是三拍子插入的两处,皆有较远音程的进行,在平衡中突然出现大的起伏,给人以新奇感。 3 、 《采茶灯》与《采茶调》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师问生答) ? 相同点:都出自南方的采茶区,都是以采茶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同属于民间小调。 ? 不同点:福建的《采茶灯》 ,节奏较规整、宽疏,旋律起伏较小,全曲只采用 2/4 拍子,抒情意味浓郁。 ? ???????? 云南的《采茶调》 ,节奏较密集 , 音调起伏较大, 2/4 与 3/4 拍子混用,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情 《采茶灯》与《采茶调》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 相同点:都出自南方的采茶区,都是以采 茶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同属于民间小调。 不同点:福建的《采茶灯》,节奏较规整、宽疏,旋律起伏较小,全曲只采用2/4拍子,抒情意味浓郁。云南的《采茶调》,节奏较密集,音调起伏较大,2/4与3/4拍子混用,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情趣. 绣荷包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荷包亦称香囊、香袋、香球、佩伟、容臭等,是随身佩带的小囊,用以装钱或零星物品,也可作装饰物。在我国传统民俗中,“荷包”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之情。 云南民歌《绣荷包》是一首三句头的小调,它的歌词是上下句,但演唱时重复下句歌词,曲调却利用上下两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为三句,手法十分简练,旋律委婉动人,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意,表达了少女、兴奋、热烈的情绪,以及追求幸福、向往爱情的真挚情感。 山西民歌《绣荷包》这首民间小调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刻画一个少女思念情人,亲自绣荷包送情人时的内心活动。全歌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明快、有起有伏,十分抒情。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这首歌以问话的形式, 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在河南省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小调。 《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其是钉缸人出场时的唱段,又名《大补缸》或《锯大缸》等。这首河南民歌共有八段歌词,用一个乐段反复演唱。曲调短小,节奏富有弹性,整首民歌绘声绘色,塑造了一个幽默风趣的挑担人的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