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磁悬浮列车 化工新材料 普通化工材料:指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橡胶复合材料、合成纤维、无机化工材料、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生物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粘结材料、涂饰材料等。 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通用塑料新品种、高性能塑料合金、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特种合成纤维、生物化工材料、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涂料等。 化工新材料 ?2006年,中国工程塑料市场销售额大约在55亿美元,产量约为150万吨,较2004年的产量增长了约32.7%,销售额增加了约63%。至2013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300万吨。销售额年均增速11.2%,2013年约为115.6亿美元。主要涉及汽车、电气和电子行业。 到201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规划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 我国基本上都是通用工程塑料,高附加值特种工程塑料树脂几乎是空白。 2012年全球工程塑料、聚合物合金和共混物市场需求估计超过了1000万吨,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预计2018年需求量将增加至1270万吨。2012年全球工程塑料市值估计为43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超过550亿美元。 在合成纤维方面,特种纤维美国的生产能力占世界的75%,而在特种纤维中的高性能纤维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新型复合材料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增长,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据统计,2008年我国复合材料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6.7亿, 工业总产值258亿,新产品产值11.6亿,销售产值253亿。同时在出口方面,比2007年增长9.9%。 2012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将达626亿美元。?? A380机身大量应用Glare 层板,共用27块达470m2 之多,约占结构总重的3 ~4 %,与相应的铝合金板比实现减重25%~30 % ,疲劳寿命提高10~15 倍,长达14m 的垂尾前缘也拟采用此层板。Glare 是玻纤增强铝合金层板,中国称作超混杂复合材料。 B787 共用复合材料50%左右,其密度仅为116g/cm3, 全机主要结构均将采用复合材料制成, 除机翼、尾翼前缘(防鸟撞) ,发动机挂架(防高温) 外几乎看不到金属。其他如机翼、机身、垂尾发房、地板梁、部分舱门、整流罩等。甚至还包括了起落架后撑杆、发动机机匣、叶片等部位。较B767 降低成本30% 。 其他新材料 2012年12月10日报道,近日加拿大一家公司称已研发出“量子隐形”伪装材料,这种材料能令光线弯曲,躲过人们的视线或是夜视镜。其神奇效果就像哈利 波特的隐身斗篷,能够令穿戴者完全“消失”。美国和加拿大军方证实该材料甚至可以“骗过”红外线和热成像技术。 新材料产业分布 世界新材料产业的主导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相应的新材料企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并形成垄断优势。如:作为半导体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硅材料,每年销售额约60~ 80亿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的 8家公司就控制了90%的市场。 二、学科状况 1. 师资队伍: 共有专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16名,硕士学位4名,在读博士2名。 2. 实验室建设: 现有木材科学、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力学、材料性能测试四个专业实验室,正在建设材料性能评价实验室。同时有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工程中心1个,中央和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 3. 专业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年获得批准,2005年招生。 4. 学科建设:2003年设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2004年,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农业剩余物材料科学与技术博士点。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新材料设计的初步知识;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等。 专业课: 材料成形、材料机械加工、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表面与界面、材料测试方法、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等。 五、学制、学位、毕业去向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在化学纤维、塑料、橡胶、涂料、复合材料等材料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艺与设备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工作。 六、人才引进 张明辉,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博士

文档评论(0)

lv21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