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爱民人版必修二教材串线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专题培训”
北京八中 张爱民
课标要求: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经济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本模块共8个学习专题
中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1、2、3、4),涉及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外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5、6、7、8),包括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教版《历史Ⅱ》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为教学方便可调整顺序,将第二单元调到第四单元后,形成中国、外国两个部分。
中国部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形成:刀耕火种→耒耜耕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发展:农具(主要是耕犁)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应用
评价: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形成:集体劳作→个体农耕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评价: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农民负担沉重,极易破产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多种经营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家庭手工业:作为农产的副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民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领先世界: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不断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大商人
秦汉至隋唐时期:总体水平还不高,隋唐有所发展(集市贸易,柜坊和飞钱)
宋元时期:两宋空前繁荣(出现“交子”),元朝大都兴盛
明清时期:有新发展(农副产品成为商品、长途贩运、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宋朝以前的市场
宋朝市镇发展:突破传统商业空间、时间的限制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明清前发达的对外贸易
明清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
西汉抑制富商大贾
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外国商品的倾销
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商品化
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内忧外患,“洋务派”形成兴起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发展新式教育
结果和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表现:资金、企业、分布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一战使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表现:资金、企业、面粉业和纺织业
影响: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曲折的发展(1927—1949年)
1927—1936年快速发展: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新兴工业发展(化学、橡胶等)
1937—1945年严重破坏:战争破坏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945—1949年陷入绝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的掠夺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恢复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完成: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探索与失误
中共八大的探索:社会主要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年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周恩来、邓小平主持恢复国民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