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讨论材料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讨论材料一

作业要求:阅读案例后,独立、书面完成附后的分析思考题目。每周五把作业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洪卫老师邮箱:xianlinshui@126.Com。材料用于隔周课堂讨论。 战略管理学案例分析讨论材料一 案例 1 微软公司 1995年3月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他还有7个月就进入中国人称之为不惑之年时,租用一列火车漫游中国。其实,他并不是专门到中国来旅游的。其重要目的是向飞速发展的中国推销其公司生产的计算机软件。 盖茨这次中国之行,使许多中国人首次认识这位计算机软件专家、世界首富。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盖茨这个小伙子如何从 900 美元起家,只用了短短20年时间,挣得了139亿美元的财富,他的发家秘诀是什么 ? 1975年,盖茨刚满20岁,由于他对计算机软件的兴趣,他从哈佛大学退学,与好友创办了微软公司。微软 (Microsoft) 是微型计算机 (microcomputer) 和软件 (soft-ware) 的缩写。这时的盖茨已是一个编制计算机程序的高手。但是 , 他仅仅只是一个编制计算机程序的高手,并不懂怎样进行公司管理。由于盖茨不愿受雇于人,于是他和好 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 这是一个 两人公司气生产设备是一支笔和一叠白纸。他俩租用了城郊一间简朴的公寓 , 一起编写一种用于计算机的 BASIC 语言 , 准确地说是改良型的 BASIC 语言。 在几个月之后 , 盖茨的公司卖出了他们自己编制的 BASIC 语言。这是一笔成功的生意, 使公司第一年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入。这使盖茨和他的朋友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这时, 盖茨开始认真考虑、设想计算机软件这一重要商品的发展前景。 在70年代, 当时美国的个人计算机还没有普及,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计算机软件是一种重要商品, 而且, 对于这种商品的特殊性也没有深刻的认识 , 在因为它和传统商品有很大的区别 , 它的重要特征是可以任意复制。可以任意复制对计算机用户来说 ,不仅是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 它可使用户廉价快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软件。但是这将给软件制造商带来极大的苦恼, 面对猖獗的盗版活动 , 他们认为软件是一种无利可图、没有前途的商品。 盖茨的高明之处是没有因这一困难而舍弃和退缩 , 他认为:只要有法律而且法律起着作用,我们终究是会赚钱的。他很肯定地认为,软件是一种有非常远大前途的商品。 就在这时, 许多计算机软件编制人员, 都到大的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谋生, 如蓝色巨人美国 IBM公司就搜罗了许多计算机软件编制人才, 而且这家公司也曾希望盖茨到 他们那里工作, 但盖茨决意不去 ,而要自己独自干。 这时, 虽然盖茨还是与他的朋友继续编制软件出售, 但是计算机制造商并不会找上门来购买他们的产品 , 盖茨想坐等顾客上门是不行的 , 这就迫使盖茨不得不放弃专门编制软件这项他所熟悉的工作, 而是坐到公司经营者的位置上来。由一个软件编制的技术人员转到软件经营者的位置,他大量的时间都用来与各大计算机公司谈判,推销公司生产的软件。盖茨每两周要从公司总部所在地西雅图至 IBM公司所在地迈阿密总部往返一次,这两个城市正好处在美国西北角和东南角 , 这个距离相当于我国的广州至乌鲁木齐。这种艰辛旅行中的谈判与相互了解,使微软公司与IBM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1980年初,一直对个人计算机不屑一顾的蓝色巨人IBM公司,希望1年之内完成个人计算机的设计工作。 IBM 公司邀请微软公司派人参加设计工作,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微软公司帮助开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盖茨当时果断决定承担这项任务。但是, 开发计算机操作系统并非微软公司的强项。盖茨考虑到微软公司高级计算机语言如 BASIC 的市场 , 他不能失去IBM公司这个主顾,更不愿见到 IBM 公司因采用另一种操作系统而放弃使用微软公司的语言软件。因此,盖茨仅仅从IBM公司得到15000美元的转让费的条件下,同意与IBM公司进行合作 , 承担了编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项繁重的任务。 很显然 , 这完全是亏本的买卖。虽然微软公司也可以最后从第一版操作系统中获得版权 , 但是在这个操作系统的前途未定之前 , 在 IBM 公司个人计算机的前途末卜之前 , 盖茨明显地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更大的风险还在于微软公司的强项不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如何去兑现向IBM 公司提供操作系统的承诺,由自己公司干是很没有把握的 , 而且在时间上也很难满足 IBM 公司的要求,唯一的办法是去找其他公司购买或合作。微软公司找到西雅图计算机公司 , 要求这家公司转让其刚刚设计成功的计算机操你系统,开价5万美元,并许诺西雅图计算机制造公司在出卖这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所有权后,仍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操作系统,还可以免费运用这种操作系统的升级版本。看起来西雅图奸算机公司将一无所失而净得5万美元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