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書院文化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宋代书院文化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丁俊
(扬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宋代书院的道德教育、学术自由、开放包容,“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等教育理念,及自由研讨、质疑问难、讲会与会讲等教育特点是宋代书院的文化精髓。在全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迫切形势与任务下,重新审视宋代书院文化,对于推进和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代以来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均处于重要地位,在推动古代教育和学术思想方面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书院在宋代得到较大发展,史上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书院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书院作为教育发展的主流,兼具了教化人才、传承学术、孕育文化、移风易俗等诸多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再次对宋代书院文化内蕴精神进行研究与借鉴,对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
1.道德教育是书院教育的核心
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书院将德育写进规约。例如朱熹就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修身、处事、接物的教育思想。
除了条规外,书院还十分重视通过实践来提高道德修养。书院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笃行礼仪道德,率先垂范。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讲学时就与学生同吃同住,“勤劳恭谨,以身先之”。朱熹“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程氏兄弟“穷经,将以致用也”、“学者有所得,不必在读经论道间,当于行事动容周旋中礼得之”,杨时“力学而得之,必充广而行之”等论述,都是要求学者运用所学知识,身体力行将书中教条转化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项目来源:扬州大学教改课题(YZUJX2014—37B)
2.学术自由,开放包容
书院一贯提倡学术自由和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允许持不同学派观点的学者大师来院会讲,书院大师也自由流动到各书院讲学,阐述自己对儒学经典的不同理解,传播他们的学说和观点,促进了学术学派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体现了学术自由的特色。如胡宏讲学于碧泉书院;张栻讲学于岳麓书院;陆九渊讲堂于象山书院;吕祖谦讲堂于丽泽书院。而最为倾情的是朱熹,在武夷精舍、沧州精舍、考亭书院,甚至在白鹿洞和岳麓书院、讲学不辍,桃李满天下,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能有如此众多的书院与其有关,朱熹堪称第一人。
宋淳熙二年,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朱熹和陆九渊由于对“理”的理解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两家各执一端,二人应吕祖谦之邀,在铅山鹅湖寺展开了一场关于心学和理学的激烈辩论,这次会讲虽然以双方互做讽刺之诗而闹得不欢而散,但时隔六年之后,朱熹仍然邀请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与自己同台讲学。朱熹把陆九渊所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的讲义刻到了书院门前的石碑之上,并将其视作治学入德之方,撰写跋语,要求“凡我同志,于此反身而深察之”,这段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造就了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书院宽松的文化氛围和包容的治学态度,孕育、滋润与培养了不同的学术思潮与流派。
3.“天人合一”的环境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论中,讲“天命”“天道”“天性”“天理”,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谓“天人合一”、“天人相通”为最高境界。就像朱熹在《语录》中所说的“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种独特的学术研究组织和文化教育机构,大都择山林胜地,以求自然与人文之胜,谓其理想境界,如岳麓书院之于岳麓山,嵩阳书院之于嵩山,白鹿洞书院之于庐山、石鼓书院之于石鼓山等。书院的择胜从根本上说,在于其传播思想、培养人才、藏修息游的需要。“通天地人之谓才”,因此追求“变化气质”的理想环境便成为必然。理学家尤其重视心性修养,讲求超脱世俗、清心寡欲,“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净心情”。朱熹在修复白鹿洞书院后,便曾作诗“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原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说明书院择胜,为的是求得“净心”“悦性”“深源”“妙用”的天人相合的境界。书院不仅注重对所处环境的选择,还十分重视环境的建设与经营,使环境为人所用,并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部分书院,在堂庆斋舍之间,均设有亭池苑囿,将自然景色引入书院内部而与书院建筑融为一体,同时师生登眺游息,有感而发,易于教化,力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也开拓了书院的教育范围。
二、宋代书院的教育特点
1.教学特点---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发展与成长规划》课件.ppt VIP
- 卫生部卫妇社发〔2012〕35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2012年修 .pdf VIP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课件-43张).ppt VIP
- 江南嘉捷扶梯说明书MPS-200B.pdf
- 桥梁桩基设计与计算.ppt
- 10-fluent湍流模型汇总.ppt VIP
- GHS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文英文模板及警告图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