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唐前期的军事制度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府兵制是一种征兵制的兵役制度。 府兵制的特点: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唐初沿袭了隋朝的府兵制,自太原起兵时,即设有大将军府,下分左右中三军,各军下设正副统军,即以原来隋朝所置鹰扬郎将来担任。武德初,即置军府,由骠骑、车骑两将军府统领。分关中为十二道,每道皆置军府。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改道为军,军置将、副各一人,以督耕战,由车骑府来统领。公元633年(武德六年),天下既定,因废十二军,改骠骑为统领,车骑为别将。一年多后,又恢复十二军,军置将军一人,军下有坊,设坊主一人,“以检察户口,劝课农桑”。可见唐朝一开始,府兵制就建立在均田制上。 征兵制——募兵制 二、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征兵制——募兵制 唐太宗时,对府兵组织、名号又加改定。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督府总名为折冲府,全国共置634府(68万)(《新唐书·兵志》。据谷霁光考证,合计656),而关内就有 261府(26万),分统于中央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等十二卫。这600多个折冲府中的大约40﹪设置在关中地区,接近关中的河东、河南一带折冲府也较多。折冲府的这种分布特点,目的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卫将军府——折冲府———团———旅———队———伙 (卫大将军)(折冲都尉)(校尉)(驴帅)(队正)(伙长) 上、中、下 6团、5团、4团 1200人、1000人、800人 十二卫即源于西魏、北周的十二军,直承隋十二卫而来。卫大将军是府兵最高军官,直隶于皇帝。由卫府直接督率十道诸府,番上宿卫。这个组织系统,显然加强了中央的军权。 二、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征兵制——募兵制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 ——《新唐书》卷五○《兵志》 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府兵的来源,由军府所在地“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三年一次,原则上“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成丁而入,六十而免”。府兵征调的办法是由兵府下符契,州刺史和折冲都尉勘契相合,而后发兵,全府调发则折冲都尉以下都一起去,少则刚毅都尉去。调往京城宿卫,按路程远近分番轮流而去(五番——十二番,500里——二千里以外。《唐六典》:番上之法,在五百里内者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各一月上。二千里外九番,倍其月上。),每番一月。若征行之镇守者,免番而遣之。兵士征调服役时,本人免租调,但“其家不免征徭”。 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府兵需要自备武器、甲胄和衣粮。 《新唐书》卷五○《兵志》: “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 《木兰辞》: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唐发兵鱼符 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颁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两京留守,若诸州、诸军、折冲府、诸处捉兵镇守之所及宫总监,皆给铜鱼符。 ——《唐六典》卷八《门下省》 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高宗以后,随着战争的增多,兵役给农民造成的负担越发沉重,各地出现了农民逃避兵役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 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开元〕十一年(723),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明年,更号曰“彍骑”。 ——《新唐书》卷五○《兵志》 唐玄宗时,征发府兵停止了。这样,唐前期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就宣告结束了。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 军事制度及其变迁 征兵制——募兵制 京师:开元十一年(723年),京师宿卫募士12万,号“长从宿卫”,次年改称“彍骑”,第三年将彍骑兵分隶中央十二卫,分为六番。从此京师宿卫士兵皆由招募。 边兵: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正式实行招募制,被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之局。 地方:主要是团结兵,也称“团练”。 他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