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6年中医料2 清肝汤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眩晕的观察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由于部份数据清晰度不高,文字扫描时系统难以识别,或生僻字字库里面没有,特把数据原文图片附在后面。
清肝汤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眩晕的观察
——附平衡仪观测结果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翁维良?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眩者言其黑,晕者言其转,冒者言其昏”。眩晕细分有所不同,在临床上总称为眩晕。病人眩晕发作严重时,常被描写为“其状目闭眼眩,身转耳聋,如登车舟之上,起则欲倒”。眩晕发生的原因有肝阳上亢,肝郁化火,肾阴不足,痰浊中阻,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水湿不化,血虚气弱等,其中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较为多见。我们用郭士魁老中医治疗眩晕之清肝汤加减,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眩晕21例,并以平衡仪测定治疗前后病人的偏移度作为客观指标,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组眩晕病人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05±9.25岁。经辨证,属肝阳上亢6例,阴虚阳亢15例。西医诊断:高血压病11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1例,美尼尔症2例,脑外伤1例,颈椎病1例,链霉素中毒1例。 二、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均服用清肝汤,每日一剂,分2~3次服,疗程8~30天。清肝汤组成:葛根12克,钩藤12克,白薇12克,黄芩12克,茺蔚子12克,白蒺藜12克,桑寄生12克,磁石30克,牛膝12克,泽泻12克,川芎12 克,野菊花12克。阳亢明显加生龙骨15~20 克;失眠加合欢皮15克,柏子仁10克;肾阴虚明显加女贞子12克,川断12克;腹胀纳差、肝胃不和加陈皮10克,木香10克。 三、观察方法 我们采用平衡仪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的平衡度的改变该仪器于人站上去后,人体重心的偏移即可在位移表上出。正常人偏移度较小,而眩晕病人由于站立不稳,偏移度较大。观察时,被测者双足站立30秒钟,左、右脚各单独站立10秒钟,分别记录其偏移度。总偏移度在70以下为正常(I度);71~100为轻度眩晕(H度);101~150为中度眩晕(Ⅲ度);150以上为重度眩晕(Ⅳ度)。 四、疗效分析 1.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本组21例,治疗后主诉眩晕基本消失3例,眩晕明显减轻15 例,眩晕无改善3例。 2.平衡仪测定结果: (1)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改变:本组21例中,治疗前轻度眩晕7例,中度眩晕10例,重度眩晕4例;治疗后正常4例,轻度眩晕9例,中度眩晕7例,重度眩晕1例。治疗后眩晕程度有所好转。 (2)治疗前后偏移度改变:本组21例,治疗前双足站立偏移度平均为108.0,治疗后平均为77.9,降低30.1±5.67(均差值±标准误,下同),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左足站立偏移度平均为120.1,治疗后平均为99.3,降低20.8土3.94(P0.001);治疗前右足站立偏移度平均为128.7,治疗后平均为101.5,降低27.2±5.56(P0.001)。治疗后患者偏移度均有明显下降。 3.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本组有高血压病15例,其中10例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静等降压药物,治疗期间7例继续服用,2例酌减,1例停用。服清肝汤后,眩晕症状好转的同时, 其中9例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平均血压为176.67/110.00毫米汞柱,治疗后降为153.11/99.11毫米汞柱;另6例治疗后血压变化不明显。 五、讨论 眩晕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我们曾经对73例眩晕病人作了分析,发现实证(气滞、气滞血瘀、血瘀、肝阳上亢)最多(45.2%),本虚标实(阴虚阳亢、血虚阳亢)次之(37.0%),虚证较少(17.8%)。实证病人眩晕的程度也较重。由于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十分常见,我们便采用了郭士魁老中医验方清肝汤对21例此类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示本组大多数患者主诉眩晕好转或消失。 眩晕的检查过去缺少客观指标。我们用平衡仪对眩晕作了观察,结果发现眩晕病人的平衡功能明显减退者偏移度升高。眩晕病人经用清肝汤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平衡功能也有所恢复,偏移度有所降低,程度有所好转。 本方以平肝为主,有补肾作用,肾阴虚明显另加女贞子、川断,服用本方除对眩晕有效外,病人的头胀、头痛等症也相应得到好转。方中黄芩、钩藤、野菊花、葛根等药也均具有降压作用,因此,用治高血压病人更为适宜。本组病例中15例血压高者治疗后有9例血压有所下降。 (本文发表在1986年2期第38页上)
p the rig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