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锈钢的防腐机理 不锈钢耐腐蚀理论:即入铬产生钝化现象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两种,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1)成相膜理论 认为钝化的原因是在金属与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起保护作用的保护膜。不锈钢加入铬后,由于铬的电极电势比铁更负,使之成为微电池新的阳极,在电化学反应作用下钢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富铬的氧化膜。与铁松散的氧化膜不同,这种致密的、覆盖性良好的固体产物薄膜构成独立的固相,从而将钢表面与侵入的氧气化合物或酸性介质等机械地隔开,阻碍阳极过程进行,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起到了耐腐蚀作用。能够使钢具有耐腐蚀性的钝化膜应满足:1.钝化膜必须将整个金属表面遮盖起来。2.钝化膜各处是均匀的,而且与金属本体结合很牢固。不锈钢表面形成的铬钝化膜很好的满足了上述条件要求,因此不锈钢就有了“不锈”的性能。 不锈钢的防腐机理 2)吸附理论 则认为薄膜的机械覆盖保护在金属钝化中并不起主要作用,钝化是由于金属表面或部分表面生成氧或含氧离子的吸附层,氧原子和金属最外侧的原子因化学吸附而结合,并使金属表面的化学结合力增加,从而改变了金属/溶液界面的结构,显著提高了阳极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金属和腐蚀介质的作用显著减小。也就是说,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表面本身的反应能力降低,而不是膜的机械隔离作用。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具有未充满的d 电子层,因此不锈钢中的铬倾向于吸附电子,它能和未配对的氧形成强的化学键,从而增强了耐蚀性。 不锈钢中铬形成的钝化膜极薄而透明,肉眼几乎看不到,所能看到的依然是银亮光泽的 金属表面,所以钝化膜对不锈钢材料的外观没有影响。这层膜阻止金属被进一步腐蚀,并且 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一旦遭到破坏,钢中的铬会与介质中的氧重新生成钝化膜,继续起 保护作用。 电解质—离子活度与活度系数 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电解质平衡 得: 平衡时 *思考:为何要提“平均”离子活度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平均离子活度(mean activity of ions) 平均离子活度因子(mean activity coefficient of ions) 平均离子质量摩尔浓度(mean molality of ions) γ±——可测, b±——由b可求(强电解质)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1)1-1价型AB(如:HCl,NaCl), (2)1-2价型AB2(如:CaCl2) υ+ = 1,υ- = 1,则b+ = b- = b 所以,b±2 = b+ b- = b2 b±= b υ+ = 1,υ- = 2,则b+ = b, b- = 2b 所以,b±3 = b+ b-2 = 4b3 b±=41/3 b AB2 A2+ + 2B 其他价型依定义式类推 从电解质的b求b±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离子强度 (ionic strength) 离子强度(I)等于溶液中每种离子B的质量摩尔浓度bB乘以该离子的价数的平方所得诸项之和的一半。 在稀溶液范围内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①在稀溶液中,强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 ②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引力。即电解质溶液偏差理想溶液主要由于离子间静电引力引起。 ③离子所形成的静电场是球形对称的(离子氛),每个离子可看成是点电荷。 假设 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球型对称 电中性 运动性和变化性 离子氛 静电引力 (使离子周围出现异号离子 的几率大于同号离子) 热运动 (力图使离子均匀分散) (1)离子氛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Debye-Huckel limiting Law 在一定条件下,A是常数,与溶剂密度、介电常数等有关。 298.15K,水溶液中 适用范围: I0.01mol·kg-1 (2)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 物理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 电解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有色金属的水溶液电解质电解应用在两个方面: (1)从浸出(或经净化)的溶液中提取金属; (2)从粗金属、合金或其他冶炼中间产物(如锍)中提取金属。 这样,在有色金属的电解生产实践中就有两种电解过程: 从浸出(或经净化)的溶液中提取金属,是采用不溶性阳极电解,叫做电解沉积; 从粗金属、合金或其他冶炼中间产物(如锍)中提取金属,是采用可溶性阳极电解,称为电解精炼。 可见,两种电解是有差别的,但它们的理论基础都遵循电化学规律。 * * 复习要点: 浸出化学过程:酸、碱、氨、NaCN、盐、氯等等的典型浸出的例子 浸出液的净化:溶度积与离子积的概念,溶解度;氢氧化物沉淀、碱式盐沉淀、硫化物沉淀的规律;置换沉淀、共沉淀 金属腐蚀的原理 金属反腐蚀的措施 不锈钢的不锈原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