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电复律 电复律的概念 电复律的发展史 电复律的种类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电除颤注意事项 电复律操作步骤 概 念 概 念 电复律有两种方式,即同步和非同步电击,人们习惯将其分别称为电复律和电除颤。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除颤。电除颤属于电复律,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有其特定的使用指征。 除颤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在突发事件的抢救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 颤 仪 电复律的发展史 1899年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低电压的交流电可诱发心室颤动,但高电压交流电可以终止心室颤动。 1947年Beck首次报告应用交流电对一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成功进行了体内除颤。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击除颤成功的病例。 1961年,Lown等学者发明了应用R波触发同步电除颤技术。 电复律的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复律技术日趋完善,主要在如何以最低有效能量除颤成功、探索新的除颤波形以及尽可能缩短室颤发生与首次电击时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及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ICD)的临床应用,使复苏的成功率及存活率大大提高,在心肺复苏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动体外除颤器 电复律的种类 交流和直流电除颤 体外与体内电除颤 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除颤 经食管内低能量电复律 经静脉电极导管心脏内的电复律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交流和直流电除颤 20世纪60年代曾应用交流电除颤,但交流电放电时电流量大、放电时间长达20ms,不宜避开心室易损期,诱发室颤的概率大大增加,心肌损伤也比较严重。 直流电除颤的电流脉冲宽度都控制在2.5~6.0ms之内,除颤时所产生的心肌损伤比交流电复律轻,放电量易于控制,且较为安全又利于同步。 同步电复律 原理 通过R波触发脉冲电流正好落在R波的下降支,有效防止电刺激落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上( T波前支靠近顶峰前20~30ms )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除颤 原理 由于心室肌各部位所处的激动位相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处于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心肌区已经复极,对整个心肌而言已经没有时相上的实质性区别,在心电活动的任何时相施放高能电脉冲,不用担心落在不复存在的心室易损期。 各部位心肌激动位相的不一致,心电活动已经不存在足够的振幅,没有明确的QRS波,无法利用R波作为同步触发点产生放电。 体内和体外电复律 体内电复律和电除颤常用于心脏手术或急症开胸抢救的患者,一个电极板置于右室面,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所需能量较小,一般为20~30J,一般不超过70J。 在非手术情况下,大多采用经胸壁体外复律、除颤,目前临床使用的除颤器大都属于这一类型。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它除了能够自动除颤以外,还能自动进行心电的监护、心律失常的判断、除颤方式的选择.其体积越来越小,功能却日益强大,同时具备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电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多种功能。 适 应 证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两大类: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总的原则是,对于任何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如果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电复律和电除颤。 适 应 证 同步直流电复律的适应证是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经电复律后可恢复窦性心律。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的适应证是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无脉性室速时患者出现无脉搏、意识丧失、低血压等情况,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在不了解心脏骤停性质的情况下,可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又称盲目电除颤。 ①P-QRS-T波消失,代之出现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心室扑动波②频率为200-250次/分③若出现大小、形态、距离不等的波为室颤波,频率200-500次/分;此为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除颤波形 电击能量 除颤时机选择 电极板放置的位置 经胸阻抗 除 颤 波 形 早期的电击除颤,使用的是单相波。这种流向波形的电流在除颤时,需要较大的能量(一般均需设置200~360J)才能终止心室颤动。但是,当电流能量愈大时对心肌产生的损害亦愈严重。 单相波电流 除 颤 波 形 双相波形的电流脉冲方向有正反两个方向,第一次电流由一个电极传到另一个电极,经过瞬间停顿后在放电剩余的几毫秒内又很快由第二个电极反方向流向第一个电极。经过研究比较,运用双相波形进行除颤时,在同样能量设定条件下,双相波发放电击提供的疗效更高。而且除颤脉冲期间,进入患者体内的电流强度被精确地保持着,受到患者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docx VIP
- 麦克维尔多联机安装说明书.pdf VIP
- Unit 2 Section B(1a-Project)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2 - DAG.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1 - GraphTraversal.pdf VIP
- CH_T 7002-2018CN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docx
- 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ppt VIP
- SMP-03-005-00 委托生产文件管理规程.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0 - Union-Find.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