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的处置【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K的生理学意义 2.K的代谢与调节 3.低钾血症的定义 4.低钾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6.低钾血症的诊断思路 7.低钾血症的并发症、预防及治疗 Homeostasis: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 包括:pH、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温度等等。 1、维持细胞的新陈代 2、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3、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能 4、维持正常心肌收缩运动的协调 每日需要 40~80mmol (氯化钾3~6g) 体内钾 (50mmol/Kg体重) 细胞外 2% (3.5-5.5mmol/L) 肾脏排出,不吃也排。 细胞内98% (150mmol/L) 1.K+吸收的调节 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 吸收量与摄入量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是比较缓和,所以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 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 2.K+分布的调节 胰岛素、儿茶酚胺、物质代谢状况、酸碱平衡状况、血渗透压等。 3.K+分泌的调节 肾脏调节的机制 RAAS系统 肾小球:滤过钾 近曲小管,髓袢,近段的远曲小管:几乎全部吸收(90%~95%) 远段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钾 分 泌 钾 主细胞 血K+ 血Na+ Na+ K+ K+ Na+ Na-K 泵活性 膜对钾的通透性 钾的电化学梯度 闰细胞 K+ H+ H+ K+ 重 吸 收 H+ K+ Na+ K+ H+(-) 醛固酮 排钾 K+增加 排钾 远曲小管尿流速 酸碱平衡 碱 排钾 容量感受器㈠ 减少肾血流量 压力感受器㈠ 交感↑ 直接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血容量↓ 渗透压感受器㈠ 促进肾素的释放 肾球旁细胞释放 血Na↓ 肾灌注压↓ 肾素↑ 流经致密斑的细胞外液Na↓ 体液因素:PG,NE,Adr,glucagon, AngⅡ,ADH(VP),ET,ANP,NO ACE 肺血管表面 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促进交感神经释放递质:突触前兴奋 Ang原 Ang Ⅰ Ang Ⅱ 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肝脏合成并释放 减少肾血流,减少GFR 直接促进近端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促进肾上腺球状带释放醛固酮 肾保钠、保水,排钾、排氢 3.5mmol/L 称低血钾症 3.0 mmol/L 示中度低血钾症 2.5mmol/L 示重度低血钾症 2.0mmol/L 危及生命安全 1.摄入不足 2.排法过多:消化道,肾脏,皮肤(出汗烧伤) 3.钾从胞外向胞内转移 (1)禁食或厌食 肾脏的保K+功能较差,禁食或厌食超过1周可以发生低钾血症。 (2)偏食 少数患者偏食,如仅食面包,其食物中含K+量极少 (3 )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Crhon病,短肠综合症等。 (1)胃液丢失K+:呕吐、胃肠引流 (2)腹泻 :粪液中钾含量可达100mmol/L,腹泻时引起K+ 、Na+丢失,血容量下降,继发性醛固酮增高,促进低钾血症的发生。 Verner-Morrison综合征,绒毛状腺瘤,长期滥用泻剂,甲状腺髓样癌,瘘管通便剂过度,霍乱。 汗液含钾只有9mmol/L。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 1、渗透性利尿 高血糖、甘露醇、大量等渗氢化钠、重碳酸盐等,在近曲小管和享氏袢升支K+、Na+、H2O重吸收减少,到远端肾单位液体增多,尿K+排渣增加,并可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加。 2、利尿剂 噻嗪类、醋唑磺胺、速尿、利尿酸钠等利尿剂都可使尿K+增多,引起低血钾。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糖皮质激素增多及相关疾病 6.遗传性疾病: Batter Syndrome Giltelman Syndrome Liddle Syndrome Fanconi Syndrome 肾小管酸中毒(Ⅰ和Ⅱ型) 表观盐皮质类固醇激素过多综合征 7某些药物促进尿K+排泄: 大量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钠盐、两性霉素、庆大霉素;一些具有盐皮质类固醇作用的药物如甘草、生胃酮等。尚有顺铂等抗癌药。 1.胰岛素和/或葡萄糖 胰岛素与葡萄糖联合应用 2.碱中毒 3.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4. 甲状腺机能亢 5. 钡中毒 ,俗称“趴病” 6. 棉子油中毒,俗称“软病” 7. 细胞摄钾过多 如细胞快速增殖 8. 急性应激状态 颅脑外伤,心肺复苏、震颤性詀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等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K+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