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关于制订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意见.doc

福建工程学院关于制订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意见.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工程学院关于制订008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意见

福建工程学院关于本科培养的意见2008〕72号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计划,也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评价教学效果、监控教育质量、强化教育管理的基本依据。为贯彻“2020年前,努力把我校建成同类院校中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学校总体目标,以及“以工为主,教学型、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总结2006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制订2008版本科培养计划,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福建,辐射全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2.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突出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个性发展,制订柔性化、模块化培养计划,有利于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一线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英语、计算机及汉语言文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学科业务的各项基本能力。 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善于合作;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 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作出相应规定。 三、基本原则 1.加强基础与拓宽专业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深刻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实质,认真思考专业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兼顾适应社会的发展,构建满足不同学科门类、不同层次要求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基础课程不仅要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打基础,同时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专业课程内容一方面要推陈出新跟上发展,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另一方面要贴近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加强基础的同时,要拓宽知识门类,使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知识基础。 2.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保证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的关键。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把加强创新教育和培养创业能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4.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原则 各专业制订培养计划时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程的传授中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新途径。 5.突出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原则 各专业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对所办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反映在培养计划中。 6.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原则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必须充分重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要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要避免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课外指导,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要建设一批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