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期末复习指导远程).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指导远程)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指导(远程) 浙江电大机电系基础部 离散数学是浙江电大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开设的必修统设课。该课程使用新的教学大纲,在原有离散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削减了教学内容(主要是群与环、格与布尔代数这两章及图论的后三节内容),使所学的知识达到必需、够用,更加适合大学专科层次的教育。目前该课程没有新教材,借用原教材。使用的教材为中央电大出版的《离散数学》(刘叙华等编)和《离散数学学习指导书》(虞恩蔚等编)。 离散数学主要研究离散量结构及相互关系,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数学训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从事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描述工具和理论基础。其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后续课程为: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 集合论部分(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关系及其性质); 数理逻辑部分(命题逻辑、谓词逻辑); 图论部分(图的基本概念、树及其性质)。 学习建议 离散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离散数学的关键是对离散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有关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对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算的运用,并要多做练习。 一、各章复习示例与解析 第一章 集 合 例1,将“大于3而小于或等于7的整数集合”用集合表示出来。 [解析] 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列举法,一种称为描述法。 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按任意顺序逐一列在花括号内,并用逗号分开。“大于3而小于或等于7的整数”有4、5、6、7,用列举法表示为{4、5、6、7}; 描述法是利用集合中的元素满足某种条件或性质用文字或符号在花括号内竖线后面表示出来。上例用描述法表示为{x| x(Z并且3(x(7},其中Z为整数集合。 答:{4、5、6、7}或{x| x(Z并且3(x(7}。 例2,判定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1)a({{a}}; (2){a}({ a,b,c }; (3)(({ a,b,c }; (4)(({ a,b,c }; (5){a,b}({a,b,c,{ a,b,c }}; (6){{a},1,3,4}({{a},3,4,1}; (7){a,b}({a,b,{ a,b }}; (8)如果A(B=B,则A=E。 [解析] 此题涉及到集合中子集的概念,集合的包含关系,空集与集合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区分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不同。 集合之间的关系分为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关系、幂集等,判断时要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 集合与它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个元素a属于一个集合A,记为a(A;一个元素A不属于一个集合A,记为a(A。要注意符号的记法(()与集合包含符号记法((,()的不同。 答:正确的是(2)、(4)、(5)、(7);其余的都是错误的。 例3,设A,B是两个集合,A={1,2,3},B={1,2},请计算((A)–((B)。 [解析] 集合的概念一般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这里只多了一个幂集概念,重点对幂集加以掌握,一是掌握幂集的构成,由集合A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记作((A)或2A;一是掌握幂集元数为2n,n为集合A的元数。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并、差、补。 答:((A)={(,{1},{2},{3},{1,2},{1,3},{2,3},{1,2,3}} ((B)={(,{1},{2},{1,2}} 于是((A)–((B)={{3},{1,3},{2,3},{1,2,3}} 例4,试证明(A(~B)((~A(B)=(A(B)((~A(~B) [解析] 证明集合恒等式要熟练运用教材15页集合的10个基本运算。一般来说,欲证P=Q,即证P(Q并且Q(P,也就是要证明,对于任意的x,有下式成立。 x(P( x (Q 和 x(Q( x (P 证明集合恒等式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已知的恒等式来代入。本题就是用的这个方法。 通过对集合恒等式证明的练习,既可以加深对集合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为第三章命题逻辑中公式的基本等价式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本章做题是一种基本功训练,尤其要求学生重视吸收律和重要等价式在A–B=A(~B证明中的特殊作用。 证明: 第二章 关系与映射 例1,设集合A={1,2,3,4,5},试求A上的模2同余关系R的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解析]   关系的概念是第二章的基础,又是第一章集合概念的应用。因此应该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二元关系的概念及关系矩阵、关系图表示。 这道题要把R表示出来,先要清楚“模2同余关系”的概念,如果x,y模2同余,就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