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部分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部分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部分试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二章 护理评估 第三章 患者入院/转床(院)/出院护理 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 第六章 支持内环境稳定的护理 第七章 给药法 引流管护理 第十章 急救护理技术 第十一章 安全护理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防控技术 第二章 护理评估 第一节:护理评估原则 1、在护理评估工作中,护士应遵循 整体护理责任制 ,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建立“基于证据的”和“以改善患者结局为导向的”护理实践活动。(P3新) 2、任何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措施的实施都必须从 评估 开始。(P3新) 3、评估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结合患者病情和个体特征,确立 评估目标 、明确 评估重点 、跟进 评估结果 。(P3新) 4、评估应体现 整体性 ,关注患者的生理病理指标的同时,关注环境、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医疗资源可及性等。(P3新) 5、评估应具有专科性和前瞻性,预知 潜在问题 和 并发症。(P3新) 6、评估的内容和重点包括:患者的疾病和并发症护理相关的 主诉 、 症状 、体征 、 体格检查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P3新) 7、 评估 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技术操作全过程。(P3) 8、入院的首次护理评估与记录应在 8小时 内完成,随病情和治疗进展动态评估。(P3不同点) 9、评估的对象包括:患者 、家属(照顾者)(P3新)、操作者 、环境 、设施 、用物 等。 10、常用的评估方法有: 交谈法 、 观察法 、 量表评定法 、 指标筛查法(P3新)等。 11、评估过程中在为异性的身体检查,应有 第三者在场 。(P3新) 12、护士应跟进评估的结果,保持护理评估与 护理目标 、 护理计划 和 护理措施 及 护理结局 或患者结局的一致性。(P3新) 第二节生命体征平估 一、体温测量与评估 1、人体的体温因昼夜、年龄、性别、饮食、运动、情绪而出现生理性变化。(P4新) 2、掌握测量频率。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 4 次,连续3天,3天后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 2 次,手术患者术前一天20:00测体温,手术当天早晨1次,术后每日4次,连续3天,正常后每日2次,高热患者应每 4 小时测量1次体温,体温降至38.5度以下每日 4 次,降至正常水平3天后每日2次。(P4新、不同点) 3、测量体温前30min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P4) 4、危重患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取降温措施后需30min重测体温。(P4) 5、测量体温前,体温计汞柱必须甩至35摄氏度以下。(P4新) 6、测量口温时,将体温计储汞槽端斜置于患者舌下热窝处,嘱患者闭唇含住体温计3 min。(P4) 7、测量肛温时用肛表插入肛门3-5 cm,固定放置3 min。(P4前后不一) 8、测量腋温时,将体温计置于腋下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10min。(P4) 9、腹泻、直肠肛门手术、直肠肛门疾患、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P6) 10、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后30min需重测体温,测的体温用红色空心圆圈表示。(P6) 11、体温不升时,在35 摄氏度以下纵格栏用黑蓝 笔写体温不升。(P6) 12、当腋下温度超过37摄氏度或口腔温度超过37.5摄氏度,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摄氏度以上为发热。 13、以口温为例,发热可分为:低热为:37.3-38摄氏度;中等热:38.1-39.0摄氏度,常见于急性感染;高热:39.1-41.0摄氏度,常见于急性感染;超高热:41.0摄氏度以上,常见于中暑。(P5新) 14、机体最高的耐受体温为:40.6-41.4摄氏度,体温达到43摄氏度时很少能存活。(P5)、 15、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摄氏度时,可永久性脑损伤。(P5新) 16、高热42摄氏度以上持续2-4小时可导致休克及其他严重并发症。(P5新) 17、当体温低于35.0摄氏度时谓之体温不升。(P5新) 18、低体温的致死温度:23-25摄氏度。(P5新) 19、腋下有创伤 、手术 、炎症 、出汗较多 、极度消瘦 的患者不宜测腋温。(P6) 20、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肛门、外耳道等,婴幼儿还可采取 颈动脉 或 腹股沟 。(P6) 二、皮温测量与评估 19、正常皮温值为33-35摄氏度,与邻近组织的皮温差为1-2摄氏度。P7与P65表述为皮温差1-2摄氏度。 20、选择合适的评估皮温的时机,局部烤灯治疗时,停止照射30min后测量皮温。有敷料包扎或覆盖的伤口者,打开敷料30min后测量皮温。(P7) 21、测量皮温的室温要求为30-32摄氏度。(P7不同点) 22、测量方法为:手持皮温计,测量探头以自热重力置患侧部位,测量5 min,读出皮温值,以同样方法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